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梁伟彬

开平市苍江中学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主要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策略

正文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公民教育等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立足教材,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课程资源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教学方法来向学生表达爱国主义。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了解一些爱国主义事件,比如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海外撤侨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1]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在课堂中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讲解,这不仅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爱国,具体的爱国表现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例如:在讲授《珍视生命》这一课时,为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就可以在讲课时,通过“撤侨”这个例子,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当我们的同胞在国外遇险,真正做到了“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只因国家不畏艰难,帮助侨胞脱离险境。与此同时,祖国也以海外撤华侨的举动,向世界展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爱国情怀。

二、联系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通过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并借助课堂教学活动将其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在学习《中国人,中国梦》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时事热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入“脱贫攻坚”“复兴号”等热点事件,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时事热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联系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爱国情感,感受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例如: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民俗、民情、民风等。再如:在讲解《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到国家博物馆等地参观了解祖国发展成就,并围绕“我为祖国母亲感到骄傲”这一话题组织开展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祖国的爱和感受。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从《建设美丽中国》系列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祖国的支撑和保障,才有了今天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民族文化繁荣、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伟大祖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引导学生学会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最有价值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知识,并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理解爱国主义教育[2]。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网络平台进行爱国主题演讲比赛、制作微视频等。

例如:在学习《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爱国教育题材的微视频,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采取的方式?”“当今人类面对的发展课题有哪些?”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感受爱国主义精神。

五、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感受祖国的伟大和壮丽。

例如:在学习《开放互动的世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外观察环境,了解当今世界的景点,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意识,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开展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树立为国奉献的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对其进行重视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倩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家长,2021(24):42-43.

[2] 裴华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