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玉兰

贵州师范大学 551100

摘要

新高考于2021年全国实施,在此背景下各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尽管实施了新高考,但化学学科在各高校专业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将会影响学生的选科情况。基于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改革对策。


关键词

新高考;化学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正文


为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从2014年起就试行了新高考。近年来,全国各地都相继实行了新高考,并从这些试点中总结出了一定的难点和关键点。尽管实施了几年,到2021年,全国所有地区已经全部正式实行了新高考。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科目,在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学习负担。

一、新高考的发展

新高考从2014年就开始以浙江、上海地为试点实行,刚开始的试行并不是现在的3+1+2模式,它还延续着以前的高考热点问题展开,例如综合素质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等问题。当2017年第二批新高考试点启动后,也就是第一批高考试点落定,各学者专家们针对第一批高考试点出现的问题纷纷做出了相应的研究,例如新高考背景下学科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方向与应对策略、以及物理与化学的选科、赋分问题、新高考改革模式与发展等方向的研究[1]。而第二批第三批高考试点完成后,再经过商讨,研究,包括对新高考改革的反思、评价,招生模式等问题。

、新高考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1、学科地位下降

新高考实行的是3+1+2”模式,与原来的旧高考相比,已经不存在文理科之分。学生在选完物理或历史之后,在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进行学习。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选择化学的概率将会减小,因为高中化学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相对较难,只有感兴趣的学生或者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才会有选择化学的倾向。

2、化学教材的改革

为适应新高考改革国家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同时也编制了新教材针对化学学科来说由原来的7本教材减少到现在的5本,这也给了学校和地方施展的空间。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在新教材上有所体现。

新高考背景下的实验教学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化学学科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化学实验又分为多种类型,在新高考改革以前很多高中化学的实验开展得并不如意,多是形式主义,更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乐趣以及实验中的科学素养。并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新高考下化学不是必选科目,但化学实验的开展也不能少。相反,为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化学实验不仅要多开展,还要开展得更加丰富,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育人作用,切切实实地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2、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实验的地位

尽管新高考改革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得不尽人意,但这也不能就此对化学实验教学失去信心。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化学原理往往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达到全方位的育人效果。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栏目往往是通过实验去体现的,例如探究、研究与实践、实验等[2]。这些栏目往往是通过实验区实现,考虑到要培养的人才将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向着科研人员的方向培养,因此也有设置的调查研究栏目,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新高考的选科制度开始实施,很多学生选择化学的理由均是对化学感兴趣,而感兴趣的根源就是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若化学实验开展得少,学生在进行后面高难度的化学学习时将会对化学失去兴趣,从而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同时还可借助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美育,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当前网络上流行的非主流的审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因此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化学实验也将在此起到作用。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化学实验的功能

化学实验有认识论、方法论和教学论的功能[3]。认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提出科学性、可探究性的科学问题;为化学知识提供事实依据;检验化学理论事实,验证科学假说。方法论功能表现为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方法;教学论功能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包含感知、操作、探究、创造等兴趣,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在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作为教师应该交给学生思考、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教师应该持有的教学观念。

2、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

21化学实验内容改革

随着新教材的改版,可以发现化学教材相比以往知识点较为简单,但知识点之间衔接得也更为紧密,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方便的教师的教学。在化学实验内容上,也应跟随教材的改进而改,实验内容可以相对简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内容虽然改得较简单,但应包含的知识点、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培养不可打折。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科学思维,恰好可以借助实验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化学实验内容可以精简、实验操作应相对简单。

22化学实验评价方式改革

量化评价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操作、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实验仪器的规范使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等。这不仅是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诊断。而化学实验评价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可以在课后练习中进行,还可以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有条件的更可以纳入高考项目。但应不受限于纸笔测验,而应进行操作评价。

同时也要注意发展性、整体性、客观性、指导性的评价原则,及时进行评价,并对评价作出反馈,以及时对教学作出相应调整。

23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提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应用到化学教学中,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化学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将化学核心素养落实到位的途径,但当前存在的情况往往是核心素养与化学实验脱节,而且很多年轻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不足往往不能充分挖掘化学实验中的核心素养,这容易造成“教实验”,同样不能体现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在新高考背景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科学性的人才,应将化学实验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育人机制。

24将课程思政融入实验教学

课程思政是现今较热门的词,课程思政可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国家、社会、个人。国家上要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层面要求发展学生的公民素质,树立学生的社会参与感、法制意识以及社会道德。个人上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基本伦理道德、以及用唯物辩证主义观看待事物的发展。虽然在飞、高效提得比较多,但也已经慢慢在中学阶段发展。教书育人肯定是育人更为重要,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可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进行全方位、深度的育人。

结语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总体走向应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化学实验教学在安全性、可行性、绿色化、简约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析的改进与发展。与化学核心素养相结合、在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学科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改革方向。现代青少年成长环境中教育资源繁多,为适应青少年心理特征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上也应做出相应的改进才跟得上当代青年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罗晓燕,吴宝燕.我国新高考改革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近五年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4):70-76.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4.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