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入课,润物无声----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
关键词
润物无声;低年级;数学;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正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师应该重视德育教育的无痕渗透,从而真正起到“随风潜入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
在低年级的学生们眼中,老师是智慧的化身老师,老师无所不知。所以,他们从心底里崇拜老师,敬重老师,更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为此,教师就必须用师德规范要求自己,提升自我的道德素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懈的求知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平实稳重的心理素质、热情友好的为人处事态度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对学生们进行品德教育渗透。
教师要身体力行,在各个方面为学生们做好榜样,起到带头作用。如,课上,书写工整清晰的板书,说一口流利规范的普通话,严谨认真地授好每一节课;闲暇时间,看书看报,充实自我;课间,在校园中运动,强身健体;在校园或是班级中见到垃圾立即捡起等等,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品德的种子。
二、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授课的依据和基础。在数学教材中也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素材。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从而对学生们进行具有目的性、规则性的德育教育。比如,在准备课“数一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的短片,让学生们了解从上古的结绳技术到中古的《九章算术》等等,都是中国最早的数学成就,从而让学生们感悟我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热情。
另外,还有些思想教育的因素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将思想教育内容贯穿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如,在讲授应用题时,教师就可以将我国的粮食产量的增长、年收入的增加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们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
三、聚焦常规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低年级阶段是学生们的养成教育阶段,更是良好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而良好习惯培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低年级教学进行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聚焦常规教学,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们制定切实可行、明确的上课纪律,以让学生约束个人行为,不搞小动作,不与他人说话,不开小差,不吃零食等等,从而让其能够自用这些纪律自我约束自己,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跟随自己老师的步伐,进入到课堂中学习与探索。每次上课中,教师都要对课堂纪律进行强调,从而培养学生们专心听讲的习惯。
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往往可能为一个式子的建立而绞尽脑汁。而问题求解中的困难,往往会使那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为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当学生们遇到困难,请教老师时,老师不要立即给予其思路的讲解,而是要鼓励其多读几遍题目,重新审题思考,然后诱导其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索,直到解决问题为止。如此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培养其独立思考的精神,还能增加其成功的体验,强化其数学学习自信心。
最后,无论是在学生们的作业完成中还是练习检测中,教师都要要求学生们书写工整整洁,规范审题,认真计算,耐心检查,养成检查检算的良好习惯。
四、实施生活教学,养成高尚品质
数学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数,学习有用的数学。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育人因素。为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重视联系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从而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提升个人品德素养的自觉性。如,在教学“分类与整理”时,教师可让学生们收集自己家庭中已经用过了旧了的并且要扔掉的东西,如废旧电池、废旧纸张、纸盒、饮料瓶等等,并将它们装入袋子里。在上课时,让学生们两两为一组,将两个人从家中收集到的东西装在不同的袋子里进行分类,再将其分类扔到垃圾桶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将分类的知识进行实际性的运用,还能够加深学生们对各种垃圾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们将那些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垃圾带回家中继续运用。如此一来,既能够真正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让“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不再是一句空话。再如,在“数一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个画面,画面中是小学生们正在大扫除的场景,然后让学生们试着数一数画面中有几位小朋友有几把扫把,有几张桌子,有几个人在扫地,有几个人在擦玻璃。如此一来,就能够对学生们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人分工团结协作等等的教育,让他们成为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学生。
五、开展实践活动,倡导在做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备受关注合青睐。为此,在低年级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该聚焦品德教育的目标,开展一系列数学教育与实践性质相交融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实践与体验中受到德育熏陶,实现思想品德的塑造,实现道德意识的形成。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以“小区中的垃圾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环保为主题,以活动为主线,将“20以内的加法运算”内容贯穿在始终,为学生们设计实践活动的驱动性任务:请和自己的父母一同到自己所住的小区里,数一数有多少个垃圾桶,数一数有几类垃圾桶并观察垃圾桶周围是否干净,将观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活动结束之后,回到数学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自己的记录上交,并且请学生们计算某两个小区垃圾桶的数量总和,共同谈一谈自己小区垃圾桶周围的环境如何?集中探讨怎么改善环境污染的情况。通过数学计算与相关的环境保护内容相结合,既让学生们掌握了20以内的加法运算,又让他们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增强其社会荣誉感。
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呼唤。为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抛弃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强化立德树人理念的融入,着眼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精神层面的进步,改善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助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夏念思.渗透德育促进发展——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13):99-101.
[2]叶俊.寓德于数学,教学与育人并举——谈小学数学育人价值的体现[J].读写算,2021,(27):27-28.
[3]丁艳花.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方式探索[J].知识文库,2022,(08):64-66.
[4]蔡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难点和对策[J].华夏教师,2022,(27):70-72.
[5]王兴艳.润“德”细无声——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2020,(29):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