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祥媛,张高阳*

(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省上饶市 334001)

摘要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旧有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无法满足新课程内容,这对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方法都需要质的改变,而过去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方式都缺少了开放性、灵活性与多样化。老师往往在课堂中死板地填鸭式课堂教学,也没有注意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知识、技术、过程、思维方式、情感、心态与价值观。针对这些因素,必须转变老师的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等问题已成为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为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重点讨论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存在问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以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增强练习等一些有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质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仔细的阐述,研究结果将为初中生物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

正文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Q-4;G642

 

Research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Li XiangyuanZhang Gaoyang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Jiangxi provinceShangrao 334001)

Abstract: 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old teaching methods have gradually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w curriculum content. This requires qualitative changes to teachers' course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past, traditional biology teaching and classroom methods lacked openness,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Teachers often crammed classroom teaching rigidly in the classroom, and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excavating the knowledge, technology, process, way of thinking, emotion, mentality and values contained. In view of these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teach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tak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to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eachers to discus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biology teach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i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e generative na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relationship, enhanced practice. Some methods that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will be elaborated,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Keywords: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rategy

近日,新提议的义务教育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明确新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每门课程都有侧重于培训目标,把党的教育规划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知识的要求进行了明确和细化[1] 。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老师更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进一步加强,采用九年的综合设计,重点关注小学和中学之间的联系。适时开设独立劳动课程,更新课程内容结构,改进课程的组织形式并注意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知识关系[2] 。结合课程内容时,根据基础知识的发展水平,新课改提供学术质量标准来指导和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添加学术要求、教学指导、评估案例等来改进教学[3]

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传统的三步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设计人才[4]。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今天的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创新性的变化,通过自主独立、协作互补和探究探索获得新知识[5]。在疫情依旧存在的当下,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必须了解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性。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友好合作关系,并为初中生教授生物课,以开阔他们的思维并提出新的想法。师生间还应该设定一致的学习目标,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反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关乎教师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这也意味着学生可以收获多少知识,提高多少成绩[6]。我们应该认真探讨造成这些现状和问题的原因,并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于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播,教学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可以作为代表能力发展的部分能力,并参与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基于学科的思维形成过程[7]。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对所传授知识的理解运用,并为教育的效率质的飞跃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的表现,也要注意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使学生积累对该学科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真正价值。教育工作者在备课时应更多地关注生物学对学生的吸引力[8]。这不仅仅是对高分的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胜任能力,并且有足够的天赋去吸引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持对学生的耐心和关注,也对学生放学后的关爱和支持,不应该区分优秀学生和贫困学生。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注意和沟通可以与学生建立精神交流。使处于身心敏感时期的初中生得到信任和感恩。但最终的目标是在初中能看到教师教授生物有效性的教学成果,且逐渐整合并创建改革的教育体系[9]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初中生物课不是很感兴趣

初中生物课程是理科之一,其具有理性和复杂多样的知识,且一些生物学问题本质上可能是数学问题。这样的课程很无聊,并且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联动能力。这让学生对初中生物课无动于衷,长此以往,会觉得乏味,这最终会影响学业成绩。在实习期间, 我发现部分班级生物课存在这种情况,后续结果只会增加中学生物课学生的厌恶感,并且觉得学习很无趣。

2 初中生物课课堂气氛不浓

课堂教学气氛往往比较严谨,大部分是简单的表格教学形式,师生之间缺乏活动和互动。优秀的学习氛围可以更大程度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课程并在创造娱乐的过程中提供知识[10]。初中生物老师调动课堂气氛,在适当的课堂练习中介绍本书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兴趣尤其是初中生物课堂的氛围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氛围没有得到改善其原因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教育部门一定要注意。

3 初中生物教学对实验教学不重视

虽然初中的生物内容枯燥无味,但是还有很多试听课程,这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学生可以将实验和理论联系起来,为便于理解概念理论,学生还可以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然而,今天大多数学校对实验教学不注重,实验教学通常由教师单独完成,学生无法理解。教师不能通过实验来解释知识的内容,实验过程毫无用处,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获得相关理论[11]

4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一般性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在灵活开放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尽相同的教学情况,独立创作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的学习具备正面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走进误区。以往,教学内容被学校规定的课程限制,课堂视为预先定义的教学程序。教师根据我们称之为“现成”课堂教学的预定义理念组织教学。这门课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快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方式的自主性会逐渐消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少,并且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少。新课标的课程着重于师生在教育教学互动中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创新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知识。学生片刻闪过的智慧的光束,教师应点名并捕捉住,对教学课程加以控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引导中的的突出地位[6]。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心态积极,学习热情高,让课堂充满生机[7]

 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策略

“效果”是指项目或活动达到预期的积极或积极效果的程度[6]。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创建三维物体,师生关系应该更多的是一种合作,而不是一种强制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应该是促进者,导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学习的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讨论,大家的思想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实现教学中的相互学习。在课堂教学课程中学生应该受到赞赏并及时肯定他们的亮点,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训练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关于生物学习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 学前预习

首先,要想获取新知识,学生需必须进行独立的阅读以及思考,预习是在真正进入学校之前自学。自学的能力对一个人是否有天赋起着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成功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社会科学和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育未能发挥其知识的作用,只能将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很多新知识依赖于自学。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预习是向自学过渡的必要步骤。

2 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改变。接受学生的知识是一种简单的学习方式。通过模拟学生可以通过对话、探索、合作等方式获取生物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综合实践中。这将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沟通策略和创新精神。课堂互动旨在让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协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模拟和定义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交流活动,如配对、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和实验,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和逻辑思维习惯。在以学生为主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活动中。我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习过程中,作为一名生物老师,让学生课前进行观察青蛙,并引导学生对实验青蛙根据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们很好的了解了两栖动物的特征以及行为习惯,再给予学生表现的反馈和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信息交流,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学习热情,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3 教师授课图文并茂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老师逐渐舍弃板书,让板书被“忽视”。但生物为理科学科,需要更为逻辑的概况与表达。写板书其实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记忆的框架、实现教学目标和反思教学意图、突出重点和难点、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探索、提升直觉教学形象、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训练思维能力。生物老师授课应拾起板书,让板书伴随每节课堂。

4 注重监管

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7]。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生物是基础学科但是学生眼中的内容是相当复杂和抽象的比如对病毒的理解从影响的角度学生只能了解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感染后的症状,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们并不了解新冠病毒是什么。因此,老师无法提供详细的解释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吸收因此,我们需要父母提供课后足够的帮助进行监管,课后知识拓展活动需要家长监督与学生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 洪流,蒋德鸿.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探究[J].现代交际,2021  

561(19)64-66

[2] 李国锋.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名师在线,2019100(27)48-49

[3] 邱祥.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分析[J].新课程, 2020514(10)163

[4] 杜巧娥.中学生物课堂中学习策略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6(45)227-228

[5] 毛万珍.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01034(23)181

[6] 李德银.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094(11)106-107

[7] 盛婷婷.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9)108-109

[8] 林淑荣,梁一丰.浅谈数学课的预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55(6)148

[9] 王长德.浅析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7)29

[10] 汤凤.浅议如何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20191121(10)75

[11] 孙力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9)118-1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