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鲁晴文

高唐县第一中学 252800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则是将教学、学习、评价紧密结合,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来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语文教学

正文


前言

“教学评一体化”指的是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课堂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进行共同学习的目的。这一种教学模式可以让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多样性,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可以对传统的语文老师进行示范讲解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进行突破。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是新时代教育界的共同观点,持续地将其应用渗透到了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将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和学生并不只是单纯地学和教,还必须与教育评价相融合,也就是,教学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相互不关联的单独个体。不然,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变成一种单方面地对语文知识的灌输和探索,进而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丧失。教学评的不统一,导致了课堂脱节,在某种意义上,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顺畅进行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这就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完全地掌握和理解有关的语文知识。学生的分析和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尚未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认知系统,如果教学评的某个环节与其他环节不一致,则会导致课堂的有效性下降,从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让他们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对他们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在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受到别人的评价之后,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进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此外高中语文老师必须保证教学评的高度一致,否则很可能会导致课堂上的教育与老师的评价发生脱节,这会对整个教育的正常进行造成很大的干扰,还会对教育的品质与氛围造成很大的冲击。对于当今高中生们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由于高中生的领悟力还不够强,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老师并没有采用教学评这一种方式,这就导致了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加困难,这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制定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的基础在于三个方面的目标是否一致。换言之,在我们的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方向、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师生的共同评价方向应该是相同的。教学评”的统一,方能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合力”,才能构建一种与之同频的教学形态。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在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在其价值导向上。我们应立足于“意识形态”的高度,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出发点来考察。部编版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当代文化等来充实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生命。比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语文水平,对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层,并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A层次的学生阅读文章后,对烛之武的人物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判;B层次学生对文章中的四件事做一个概述, C层次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并总结大意。通过这种方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对文言文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老师也可以在一旁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让学生对其中的爱国精神进行学习

丰富课中施教,给予精彩学习体验

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在学生的阅读探究活动中,我们必须适时调整“教”的方式,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学”而服务,使之在课堂中达到教学的共生共长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转换成学生的学习任务。传统的教学设计仅仅是演示了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为了保证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把学生的自身发展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思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自主地和老师沟通学习,彻底地抓住课堂语文知识。例如,在上《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这一节时,笔者就将自己的一段回忆融入讲课之中,以自身的亲身体验来表现出对长辈的缅怀与尊重。在笔者叙述的时候,学生们也都保持着沉默,认真聆听,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乐于与老师进行深度的感情对话,之后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沟通的机会,以免他们东一句西一句地回答,再进行课堂上的沟通。在这一进程中,老师嵌入表现评价和交流性评价融入其中,从而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对话平台,让学生思维更加深入,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活力与品质的双赢,从而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手段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是以目标为指导的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对课堂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依据反思的结论来进行教学手段的调整。反思的主要形式有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单元考试等。对于课堂提问的反思,要从其有效性和价值性两个角度展开,例如:教师的提问能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是不是针对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评价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是否能够及时地针对学生的反馈作出相应的教学调节。在课堂讨论中,我们要反思的问题是,学生的讨论是不是以主题为中心,老师的指导是否到位以及在课堂中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是否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对所反思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思路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教学活动向着教学目标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而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能否推动学生使用的提高,则必须从实践教学中对其进行反思。老师可以利用课后作业,单元考试,同时还要进行老师与学生的面谈,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教师要从上述几个层面进行反思,以便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结语

在新课改中,“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教学工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此外,“教、学、评一体化”也是一种辅助学习的方法,它在高中语文的教育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晴.立足单元整体整合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高中生(中旬刊),2021(10):12.

[2]孙燕.探讨高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22):95-96.

[3]李华芬,张春.三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课程重构——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0):23-26.

[4]马泽燕.傅兴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进展[J].化学教育学,2020(05):11-15+42.

[5]周学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06):135-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