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蒋英

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 广西河池 543000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要求内容选择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相关主题。因此,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知、情、行的统一,更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

广西红色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

正文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1]

一、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们广西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革命事件,如南宁兵变、龙州起义、百色起义等,是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革命斗争地之一。广西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旧址和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伟人故居等物质文化资源,还包括红色影视、戏曲、歌谣、革命诗词、红色革命精神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文艺类歌曲:《红军红又红》《工农兵联合起来》;电影:《百色起义》《血战湘江》等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等。[2]广西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功能独特。将其引入课堂、教材,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利益为已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内容选择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融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相关主题。[3]因此,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实现知、情、行的统一,更好地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二、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探索

1.广西红色文化课堂教学实践

2023年蒋老师上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中,巧妙地运用了“湘江战役”中红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承诺,把“诚实守信”贯彻到国家层面,引导学生重视诚信、践行诚信,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除此之外,还有曾老师上的九上第八课第一框《我们的梦想》、陆老师上的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都融入了广西红色文化元素。

2.道德与法治教师录制广西红色文化相关微课

2022年,潘老师录制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杠《守护生命》微课中,在守护生命第二站:养护精神的环节,设计了任务三:党史故事我来讲,让四个学生作为义务宣讲员,给同学们讲述广西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的党史故事。学生通过党史故事分析为什么抗美援朝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懂得守护生命的深刻意义。此外,2023年,廖老师录制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微课;黄老师录制了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微课;周老师录制了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微课;蒙老师录制了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微课等。

3.布置广西红色文化特色作业并评奖和展出

为了引起学生对广西红色文化的重视,加强学生对广西红色文化的学习和实践,落实广西红色文化在中学的发扬和传承,我们分别于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暑假给2020级、2021级和2022级的学生布置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壮乡红色文化》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作业,要求学生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1打卡广西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探寻山水壮乡里的红色印记

2阅读关于广西红色文化的书刊,传承广西红色文化精神

3观看关于广西红色文化的影片,沉浸式感悟广西红色文化力量

4设计广西红色文化文创产品,争做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5歌唱广西红色文化歌曲,朗诵红色文化诗歌,舞出红色精神风采

这五项内容完成的形式多样,如:拍摄Vlog,拍摄打卡纪念照片;撰写打卡日记;制作读书分享PPT;撰写读书日记、观后感;彩绘广西红色文化故事;设计广西红色文化logo与标识;制作广西红色文化书签;绘制广西红色文化手抄报;演唱并录制歌曲或舞蹈;朗诵并录制诗歌等。

为提高学生学习广西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我们还对2022级学生提交的广西红色文化作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设计展板在学校进行展出。通过这些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表彰,给予认真完成作业并学有所成的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广西红色文化的热情。

三、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所体现的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政治认同是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政治认同第四学段(7至9年级)的目标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等,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等。通过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我们能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4]

1.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诸如湘江战役、昆仑关战役、龙州起义、百色起义等红色故事,军民团结配合打日寇的故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培植着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凝聚着振奋的伟大民族精神。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所学内容更全面地了解红色革命和抗日的历程、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起到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战争智慧,更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些理论知识,特别是可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到的知识融和起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2.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

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共产党人把对家庭和家人热爱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对家乡的热爱,对于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起到较大的作用。例如:2022年,潘老师录制的《守护生命》微课,要求学生们用分享卡的方式分享参加过的文化活动和感受。学生们在制作分享卡的过程中,有学生分享了参加广西革命基地的感受:“层层浓云之上,是新升的革命的破晓之阳。我感受到了革命烈士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是烈士为我们打下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整个微课对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内容选择突出中华民族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层层递进,节节拨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的家国情怀,很好地落实了核心素养。

3.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广西的诸多革命战役、革命故事、革命人物、革命遗物等的学习中,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增强民族气节,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4.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课程理念中要求: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5]

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多样,可以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也可以融入到校外的拓展课堂、实践教学、研学活动等当中。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去,而我们广西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烈士陵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龙州县红八军军部旧址(红八军纪念馆)等。我们可以通过参观、游览、考察、研学等各种方式,带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亲身体验和感受、参与各类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广西红色文化教学的统一教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共有六本教材,文化作为中考的重要考试内容,却只有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是关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课程内容,内容不足两框且没有提及广西红色文化。历史课本也只在讲到长征这个内容时提及到湘江战役的部分内容。目前初中学校还没有广西红色文化的专门读本,所以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

2.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形成统一指导

目前广西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和下发在初中增设广西红色文化课程的指导意见或详细的相关辅助课程的指导方案,各初中学校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课程安排,对弘扬广西红色文化仍未做到规范化和有序化。

3.教师们对于广西红色文化的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目前,初中学校普遍对广西红色文化的教学没有相应的课程安排,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喜好融入广西红色文化内容,教学随意性较强,而规范性欠佳,挖掘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往往只局限于与某一个教学内容相结合,无法整体呈现更多的内容,因此没有真正发挥广西红色文化的教学效用。

4.部分学生对于广西红色文化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

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广西红色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不太高。他们认为这个内容不是必学必考内容,不必须要花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是否了解广西红色文化不重要、无所谓。在当前中考科目增大的压力下,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中考科目的学习上。即使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融入了部分广西红色文化的内容,他们也只限于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和探究。

五、广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些建议

1.国家和广西教材编制相关部门应编制和完善相关教材

国家教材编制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按照各学科2022年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借此契机,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写关于更多红色文化的内容,也可联合广西教材编制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专门的广西红色文化相关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形成普遍适用的统一的教材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广西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规定

广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相关办法和指导方案,要求初中学校统一使用广西红色文化的规定教材,开设相应选修课程,制定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方向正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有利于拓宽广西红色文化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广西各级宣传部门应加强对广西红色文化的宣传

宣传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营造良好的广西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和环境,充分利用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引领人、教育人、成就人,植初中学生的红色文化根基,使他们逐渐形成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树立起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自觉在生活中践行广西红色文化的精神,赓续广西红色文化血脉

4.各中学应落实广西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1各中学可制定相应的教学细则,落实上级部门的政策规定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承载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学校可以通过安排具体的课程,规定教师的教学任务,制定考评细则来落实广西红色文化的课程教学。

2各中学可积极开展广西红色文化研学活动

政策鼓励下,研学活动成为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场地的便利性,减少了学生出省研学的费用,还能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广西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赓续红色血脉。

3各中学可积极开展广西红色文化的文艺活动和其他活动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中……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6]

目前,各学校每年都有制定有校内的各种文艺活动计划,也经常参加校外的文艺活动和其他活动,比如:红歌大合唱比赛、艺术节、诗歌朗诵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增添广西红色文化的元素,既富有本土特色,又能增强文化认同,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正能量,促进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综上所述,当前,在国家倡导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育人的方向指引下,将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各方积极努力,协同奋进,努力实现。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强国有我!

参考文献:

[1]360搜索:什么是红色文化

[2]《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肖志龙潘立威

[3][4][5]《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学习伴成长人民教育出版社

姓名:蒋英,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8年6月,籍贯:广西河池,毕业院校:广西师范学院(先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课题: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研究,本文系2021年南宁市青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C类课题《广西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C054)的研究成果。邮编:543000,工作单位: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