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姜孟迪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463000

摘要

在新课标下,如何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是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他们的数学思想才会得以发展,从而推动他们的学习,分析,实验,应用的全过程。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采取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独立思考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基础,独立地进行数学新知的探究和数学问题的解决,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一改以往“背多分”的应试方式,转而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考查,这意味着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小学阶段是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要从小学开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二) 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需要

“知识”与“学习”并重的现代社会中,“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国民教育理念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

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一)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引发深入思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独立思考得到全面的发展。

首先,要用开放性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使用开放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出开放的条件,或者提出开放式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或结论,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提问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班上有学生的回答比较特殊,或者是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再问一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方便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二)以案促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许多老师都会设计相应的导学案,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展开课前预习。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由于导学案模式下,学生们将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相结合,学生们需要独立思考,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从而构建新知识,即使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认真思考,总结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教师可采用导学案模式,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要在导学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对学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教材的编排目的和实施要求进行分析,找出本课的重点,以此来制定导学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导学案应包含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实施方法,预习或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运用导学案进行自学。导学案要求学生们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经过有效的自主预习,对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完成导学案中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在这一点上,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对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要做好笔记。在预习阶段,教师应注意利用情景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预习任务完成之后,要鼓励学生们主动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让每个人都能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完全消化,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综合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以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数学综合练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经过细致、全面的观察,才能随着感性认识的增加而增强,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进而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其次,要以生活为基础进行综合实践,因为小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只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他们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行车是一种很熟悉的交通工具,很多学生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对自行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或者亲身骑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隐藏在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例如:自行车是怎样运动的?自行车一圈能走多远?为什么自行车的构造是这样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习计划、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等将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来,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让他们的核心数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蓉.小学数学教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小学科学,2018(1).

[2]王丽.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8(2).

[3]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