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肖文娟

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师需要结构化把握“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核心,制定“教—学—评”一致性的课时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评”一致性的学习活动,并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达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策略

正文


一、前言

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学评估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方式不同,以及教师、学生和评估方式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由于“教学评价不一致”的存在,课堂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高。经过深入探讨,本文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育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多种方法,如考试和测验,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他们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是应该深入到每一节语文课堂当中,检验学生听课的效果和效率,在当今的语文教育中,我们需要更加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来衡量学生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提问和回答的准确性,以及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评估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并且与新的课程改革相悖。

三、“教-学-评一致性”指向课堂的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评一体化内容,采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吸收效率。教师应当选用一些较为高效的教学资源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利用微课视频来优化教师的教,使学生在自主观看和总结微课视频内容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有效优化学生的学。微课资源应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可以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来提升语文知识的渗透效率,尤其是在向学生们传授写作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本班学生将微课中的抒情方式、描写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议论方法等进行全面总结,方便学生快速了解不同手法在传递作者情感和表达作者思想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更快地把握和理解微课中的知识内容,使他们高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和知识消化能力,方便教师在之后展开更加全面的评价教学,提升教学评中各个环节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曹冲称象》进行教学时,可以应用微课视频资源来提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落实效率,在优化教学资源的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思维导图详细总结和归纳微课视频当中提到的有关古代历史文化故事的技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曹冲称象这故事内涵的理解和消化能力,之后,教师要应用一些阅读理解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针对学生对课文的概述和曹冲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进行评价,以此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效优化教学评一体化的内容。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体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课程评价环节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会对阅读教学的整体实施效果产生关键影响,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进行阶段性教学总结,还能够有效感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真实需求,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促进教学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教师从教学反馈的不同角度入手,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在一致性原则的基本理念下,教师在构建评价体系时结合不同的教学阶段了解学生的学情,继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

结合《两小儿辩日》这一阅读文本为例,教师在构建教学活动前,要设计协同一致的评价体系,在教学指导前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的困惑,根据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真实想法探究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满足不同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结合电子档案以及实时观察等不同的手段去分析学生在阅读课堂的素质表现,根据他们的学习反馈调整调区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完善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在教学评价当中,教师要积极采纳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鼓励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不同的评价形式进行自我反思,结合语文阅读评价实现学生思维素质发展的长期目标。

创新小组合作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手段来全面观察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在完成分工学习任务以后总结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语文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鼓励本班学生围绕语文课文后的字词练习、课后练习等内容进行问题探究,使他们能够综合应用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自主分析其中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以及作者情感,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共情能力,有效塑造他们的正确审美观念,体会文章中流露出的真、善、美。

例如,教师在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中《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本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和分析两篇寓言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哲理意味,使他们主动收集和整理课文信息,自主总结两篇寓言故事阐述的不同道理以及所折射出的现实生活场景,之后,教师应当组织本班学生交流和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使他们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个性思想和审美观念,从而有效丰富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内容,使他们在与同学相互评析学习成果的同时完善自身在阅读理解方面的不足和缺失。

总结

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从小学生的好动方面来讲,并不是分数高就可以决定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除了最后的考试成绩以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整体状态来进行判定,教学中的评、学、教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保持一致性的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发展,并且不断的更新完善。最终在现有的基础上,教育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不再以传统观念中的讲师为主体,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下,相互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成绩。两者统一,相辅相成,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本文系三明学院2022年面向三明市基础教育联合教改项目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构建‘教学评’一致的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MJY2225)。

参考文献

[1] 罗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 2015(14).

[2] 黄小燕.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0(09):48-48.DOI:CNKI:SUN:KXZK.0.2010-09-045.

[3] 郑彦兵.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分析[J].好日子, 2021, 000(030):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