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XKY2022届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晓雨

(湖南科技学院 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 湖南永州 425199)

摘要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XKY的2022届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深入分析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状况,总结出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英语(师范)、就业现状、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正文

 一、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基本情况

XKY外国语学院于1971年开始第一次招收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6000多名外语人才,他们奔向祖国大江南北,扎根于各行各业。截止2022年8月31日,XKY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人数为158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76%。

1.毕业生规模

毕业生总人数178人。其中,男生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18%;女生1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3.82%。

2.生源结构

毕业生生源地覆盖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湖南省”生源人数最多,有166人(占比73.26%)。非湖南省生源人数共有12人(占比6.74%)

3.民族结构

毕业生共有5个民族,其中汉族生源人数最多,有147人(占比82.58%),少数民族生源人数31人(占比17.42%)。

    二、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近年来,受双减政策,以及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英语(师范)专业就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与之相反,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却不急于找工作,都在积极准备各种考公考编考试,导致“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日甚

(一)毕业去向分布情况

1.1.单位性质分布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中初教育单位”(80人,占比55.17%)、“其他企业”(40人,占比27.59%)、国有企业(19人,占比13.1%)“其他事业单位”(5人,占比3.45%),机关(1人,占比0.69%)

1.2.单位行业分布

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毕业生就业行业前三位为“教育”(108人,占比74.48%)、“批发和零售业”(12人,占比8.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人,占比5.52%)。

1.3.就业省份分布

毕业生就业地区覆盖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湖南省就业人数最多,共有110人(占比75.86%),省外就业人数35人(占比24.14%)。省外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20人,占比13.79%)。

(二)继续深造情况

毕业生总体继续深造人数7人,继续深造率为3.93%。

2.1升学院校层次和类型

从升学院校层次来看,毕业生升学院校层次为“普通本科高校”(3人,占比42.86%)、“双一流高校”(4人,占比57.14%)。

从升学院校类型来看,毕业生升学院校类型主要为“综合类院校”(3人,占比42.86%)、“理工类院校”(1人,占比14.28%)、“师范类院校”(3人,占比42.86%)。

2.2 继续深造反馈

2.2.1继续深造专业相关度

毕业生继续深造与专业相关度为85.71%,其中“非常相关”占比28.57%,“相关”占比42.86%,“比较相关”占比14.29%

2.2.2国内升学原因

毕业生选择国内升学的主要原因为“提升学历层次”(占比38.1%)、“增加择业资本,提升就业竞争力”(占比33.33%)、“对专业感兴趣,愿深入学习”(占比14.29%)

(三)就业专业相关度

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为89.04%,其中“非常相关”占比34.25%,“相关”占比27.4%,“比较相关”占比27.4%。

毕业生职业期待匹配度为87.94%,其中“非常匹配”占比15.83%,“匹配”占比42.94%,“比较匹配”占比29.17%。

三、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一)疫情长尾效应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国内外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冲击,很多企业面临市场萎缩、资金短缺等问题,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以为继。为应对这一状况,众多企业纷纷精简机构、压缩成本,短期内无招聘新员工的计划。在此形势下,外语人才的岗位需求逐渐减少,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求稳”“求公”的就业观念亟需转变。受就业市场外部环境,以及父母老一辈就业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认知比较单一,求职时“求稳”“求公”现象尤其严重,编制教师、公务员成为他们就业的首选。每年3月到7月是考公考编的黄金期,毕业生在此期间都在全力备战考试,许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专心备考寻找“铁饭碗”工作,参加招聘会、宣讲会求职就业的意愿不高,消极待业。

(三)英语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根据调查显示,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达到熟练程度的学生不足30%。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敲门砖,专业能力不过关,很容易被具有良好英语素养的金融、计算机等其他专业毕业生超越。另外,学校对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英语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就业陷入困境。

四、英语(师范)专业就业对策

(一)构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鉴于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中小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要求。但是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侧重学生英语教学实践能力和英语基本应用能力,还应注重对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同大中型企业交流合作,掌握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环境,完美转变角色提供支撑。

(二)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政策,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深挖优质企业资源,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就业专干、党政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同校友企业联系,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优质平台,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举办各类举办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供需对接会等校园招聘活动。

(三)加强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精细开展就业指导,做到课程全覆盖、教育全方面、帮扶全方位。为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职业选择能力训练中心”、“简历诊断”、“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咨询”、“面试技巧培训”等线上与线下课程,进行“暖心”的就业指导。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就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举办多形式校院两级就业指导活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圆,古力铭.“双减”背景下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 ,2022(10):142-144.  

[2]吴煜,汤瑜欣,李伊雯,等.从英语师范生就业情况反观英语师范人才培养—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8):9-12.

[3]彭正霞,陆根书,李丽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J].中国高教研究 ,2020(1):57-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