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应用探析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胡庆晓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在面对新时代的环境下,教育需要提质增优。小学是人生的起点和最基础的教育,培养孩子们崇高的心灵,高雅的情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需要在古诗词中获得无尽的营养。沉浸式教学能够很好的契合新时代教学目标要求,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沉浸式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正文


沉浸式体验就是在一定媒介信息技术建构的虚拟与现实共生互融的环境中,参与者通过亲身实践所产生的经历与经验。当前,VR、AR、MR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沉浸式体验下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沉浸式体验下的小学语文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通过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数字信息技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塑造、审美情趣的提升,实现科技发展与技术育人的协同推进。达到沉浸体验、具身认知、参与交互甚至主动构建的效果,实现沉浸式体验与小学古诗词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小学语文教育进入新时代的积极尝试,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有益探索。

面对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己任,而古诗词是表达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由此,从娃娃抓起显得尤为重要。反观现实,古诗词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挥之不去,学生学习体验不够,效果不明显。而沉浸式教育重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间,亲身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和思想共鸣。

一、沉浸式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契合性

沉浸使教学适用于多种学科教学,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古诗词教学能够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情境,拉紧对古诗词学习好感度。不仅如此,古诗词学习引入沉浸式教学既符合古诗词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高的契合性。

1.契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古诗词教学以沉浸式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置身于古诗情境意境中,好的感更真切的感悟古诗词的韵味,感受诗人的真实场景以及思想深邃。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教师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要点燃学生的思想共鸣作为目标。沉浸式教学很好使进入有情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度,促进与作者的思想共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发挥好沉浸式教学模式,发挥其积极意义,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契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古诗词不是仅仅记忆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美感,因此,要摒弃只注重培养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要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沉浸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能够很好的实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特点。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引入沉浸式教学十分重要和必要。

3.契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认知是不同的,认知是伴随着阅历和身体发育而不同。小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究原因的欲望,对他们进行基础教育在小学阶段是最佳时期。小学阶段,学生的感觉和知觉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规律。但是,也正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仅以兴趣爱好为主,不能很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核心内容。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进行古诗词教学。

 

二、沉浸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遵循的原则性

1. 给予挑战性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人具有的先天的挑战性就会表现出来,在沉浸式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设置教案,规划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关注这一点。给予挑战性指的是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古诗词中体验挑战带来的乐趣。

 

2. 尊重主体性

新一代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因势利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以生为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古诗词语言文字精炼、意境丰富,这决定了对古诗词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层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深挖古诗词的意境

3.身临其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临其境给人的感觉很深刻。古诗词是对古人生活的反映,古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加工,外化为古诗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大多都是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意境的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古诗词的魅力,以此拉近古诗词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沉浸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路径

沉浸理论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引领学生不断深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

到学习场景中,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古诗词教学融入沉浸理论更能调动学生的多

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诗词并不是枯燥

乏味的,不再因为学习古诗词而焦头烂额,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情

境中与诗人对话,有效解决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空间阻隔问题。

1. 提前规划,科学运行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够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预习、积极探究,从整体感知古诗词内

容,为学生能沉浸在古诗词学习中奠定基础。要想做到有效预习,教师需要在学

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布置科学的预习任务,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

预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预习效果。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为学生准备预学单,包含字词注音、简单翻译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达成预习目标。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这样既能有效避免预学流于形式,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促使学生逐个挑战,加强其在古诗词课堂中的沉浸体验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只有主动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学会知识、学好知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培学生“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意识,给予其充分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打造沉浸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迸发的能量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加大使用背景音乐来辅助学生读诗,营造符合古诗词意境的音乐氛围,唤醒学生沉睡的听觉。在此环境下,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语言辅助,在朗读的时候,让学生闭上眼睛,催眠一样的去体验、想象诗中的情境,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还提高了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古诗词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具有很深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古诗词的内容以一种更直观的场景展现给学生,那么诗词内容就会变得清晰、鲜明和活泼起来。因此,在古诗词沉浸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图片,在现代网络技术下,生动形象的图片也很容易找到,通过图片展示很好的帮助学生获得视觉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小漫画,小视频以及纪录片等各种视频资源来唤醒学生的感官体验。教师也可以采取演员一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方面尽可能靠拢诗人。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充当旁白的角色,言语要真挚且富有感情,教师用感染力的语言,推动学生快速地融入到情境中。在旁白角色时,教师要发挥提示和引导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逻辑与情感体验具有逻辑性组织起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突入的表达。

 

3.合理设置沉浸要素,实现沉浸效果

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深层次探析精神,没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学生的求知欲望就会停留在表面。富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出学生强大的内驱力。学生在具体任务的指引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身心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情境中,深刻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意蕴。在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必须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而这个“挑战性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取决于与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的重难点经常会在语言技巧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哪些词句体现了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通过对古诗词语言的反复品味,抓住其中关键性的、意义丰富的词语,也就突破了重难点学习,完成教学任务中最重要的一环。

总之,沉浸式教学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给学生带来全身心的愉悦,在小学古诗词学习中,通过沉浸式学习,学生获得了知识,增添了乐趣,对于身心和知识、素养都是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蒙成,王会亭.具身认知:理论缘起逻辑假设与未来路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2)

[2]边越.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3]曹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4]赵元菁.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之思考[J].学周刊,2022(1

9)

[5]周瑾.沉浸阅读,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选择[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

8(10)

[6]朱雪雯.沉浸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7(2)

[7]黄荣.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2.

[8]温儒敏.用好统编本教材,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使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六条建议[J]. 语文建设,2019(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