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让艺术与湘绣跨界重生
摘要
关键词
科技融合;艺术;湘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正文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融合:让艺术与湘绣跨界重生"(项目编号:S20231203404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融合:让艺术与湘绣跨界重生"(项目编号:S202312034049)
一、绪论
科技一直在助力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长河拉进现实生活。通过改变传统艺术的存在和展示方式,激活了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自上世纪60年代起,数字技术正逐步介入传统艺术,人们开始利用仿真技术和数字复原技术将珍贵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数字典藏”,湘绣的保存和传播渠道更丰富。湘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想象力及思维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唤醒了大众潜在的民族文化基因,在现代传播语境中以新形态重新登场,这无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双向激发。
二、定义及时代背景
湘绣是围绕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工艺品的统称。如今人们口头上的湘绣主要是在湖南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基础上融入古代宫廷绣,同时汲取了苏绣、汉绣、蜀绣等其它绣种的精髓发展起来的工艺品。强调质朴、优美、虚实结合。湘绣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灵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刺绣、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为一体。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地域性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传统手工技艺价值,其绣品形象逼真传神、色泽鲜明。
湘绣与科技融合就是把湘绣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科技中的文化内容通过艺术的表达形式进行呈现,以产生多种感官效果。科技与湘绣的融合,既能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需求,又能充分发挥其特点。
近些年,艺术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艺术范畴,其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技与艺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尽管艺术与科技是两个独立的门类,但只要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将其结合,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已然和我们的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艺术的创新也必然会将科技纳入思考范畴,当下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必然的结果,也是最好的时机。随着我国保温杯的外观不断丰富,各类品牌也层出不穷,例如走简约路线主打持久保温的膳魔师、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象印、以外观精美和文创杯子出名的星巴克。星巴克节日限定创意保温杯的出现,掀起了新的消费热潮,促生了新的消费现象。
三、湘绣与科技结合的发展现状
科技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湘绣温控智能保温杯融合了湖南非遗文化——湘绣,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智能温控保温杯。它能够在美观的基础上运用科技的手段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播和弘扬,记录喝水频率,显示水温,还能自动开启锁水功能,既实现了饮茶无需再吃茶,又能提高大众审美,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湘绣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刺绣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四、科技给湘绣带来的影响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明的进步已离不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交织。当今社会正处于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关键时期,同时也促使现阶段人类生活发生巨大改变。许多新兴科技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较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大众所接受,还可以将不同文化中的优点相结合,使社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科技创新助力了湘绣的传承与发展,为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产物,将文化艺术推送到世界各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湘绣文化等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增强了湘绣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帮助艺术实现了社会价值。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的形势,深入研判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坚持全面筹划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中心位置。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且在智能实用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花的花语,赋予保温杯不同的美好寓意与祝福,同时,湘绣文创产品顺应时代化潮流,让湘绣文化遍地开花。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刺绣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当代党员,2021(12):3-7.
[2] 李雨润,巩妍斐,吴华娓.科技背景下农业与艺术设计的融合应用[J].天工,2023(02):30-32.
[3] 王锋,李伟.艺术与科技融合对人类生活改变的研究[J].文化产业,2023(05):149-151.
[4] 顾亚奇,单思梦.名画“活”了传统文化“火”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2-17(12).
[5] 孙钰然.科技赋予艺术更多的可能[D].中国美术学院,2015.
[6] 颜璐.中国画表现形式的湘绣文创产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1.
个人简介:扈慧雅(2004-),汉族,女,湖南湘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技+融合:让艺术与湘绣跨界重生"(项目编号:S2023120340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