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周甜依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 北京市 100010

摘要

钢琴弹奏演唱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钢琴集体课程教学是我国现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当前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根据现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讨论,对有效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钢琴集体课;高职院校;学前专业

正文


现今社会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愈加严格的要求,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学前教师具备基础钢琴专业技能已成为一种必然,掌握这一项技能才能对幼儿教育事业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教育活动。熟练的掌握幼儿钢琴弹唱技能,并且能够较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每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前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效果提高有效措施必须进行改进。

一、高职院校学前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

1. 教学条件限制钢琴课程教学模式。据调查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场地普遍为30至40人的多人教室集体授课,没有达到满足学生一人一独立空间练琴条件。其次,高职院校非专业艺术院校,在钢琴课程课时设置方面时间短,课程重视度比重较低,无法满足教师一对一教学钢琴的条件。同时,由于钢琴是一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课程,对于普遍“零基础”的高职学生来说,学生缺乏一对一的教师指导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指法、节奏、音准等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也会影响后续学习进程。

2. 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高职学生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有限,钢琴授课教师受传统钢琴教学影响,在钢琴授课内容上重视钢琴演奏技巧,忽视了对实际幼儿教师岗位钢琴弹奏需求的情况,出现学生演奏较多基础钢琴技能作品,但课程时间不足,所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最终导致学生教师资格证试讲演奏幼儿歌曲钢琴能力不理想。

3. 学情影响教学效果。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前,从未接触过钢琴这门乐器的学习,也没有系统的进行过音乐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培训,成为学生学习钢琴演奏不够理想因素之一。此外,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克服困难决心、学习持久力低等因素和特点,导致学生在面对钢琴学习困难时,会轻易放弃、失去兴趣与信心,也是影响高职学生学习钢琴效果的因素之一。

二、钢琴集体课模式的利与弊

1.钢琴集体课模式具有一定提高教学效率作用。第一,随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学前专业学生数量增加,钢琴集体课缓解了高职院校学生多师资不足的问题。第二,钢琴集体课授课教师统一教学任务,有助于有效把握教学进程。第三,钢琴集体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活跃度,促进学生学习的竞争性形成,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协调能力等。此外,对于部分有心理困难、单独面对老师会紧张、不好意思的同学,也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

2.钢琴集体课模式缺点。无法细致兼顾每位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难易程度不同,尤其钢琴演奏是一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技能,每位学生艺术天赋、感知力存在不同。在演奏练习中指法、节奏、艺术感觉表现等出现问题时,教师无法进行一对一的及时解决。在实际的幼儿园音乐课程活动中,不仅需要演奏技能,还需要通过幼儿歌曲表现艺术、情感的传递。长此以往激增的问题不仅会降低能力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使能力稍低的学生学习钢琴积极性出现倒退等情况。

三、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1.立足幼儿教师岗位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因为高职院校钢琴课程课时少、条件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上应遵循学前教师岗位实际工作需求。改变传统钢琴教学观念与内容,高职院校学前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应以幼儿教师音乐教育活动幼儿歌曲为主要,传统钢琴曲目练习为辅,二者互相搭配学习、掌握学前钢琴演奏技能。钢琴教师通过幼儿歌曲弹奏教学,示范、讲解钢琴弹奏的技巧,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幼儿歌曲特点。学生在学习、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同时,掌握大量幼儿歌曲演奏作品,理解幼儿歌曲特点,也有助于今后顺利进入幼儿教师工作岗位。

2.“人人都是小老师”合作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内容,每个学生学习能力、艺术天赋参差不齐,任课教师组织能力较高的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精神,也再次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教学曲目中加入四手联弹作业任务,学生自由组合或教师指定组合,学生在练习时共同完成一支作品,不仅检验了学生掌握知识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专注力、团结合作的精神,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乐趣。

3.增加艺术审美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能力,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任务环节。任课教师讲解中外经典器乐作品,学生通过赏析经典音乐视频作品,拓宽音乐艺术知识眼界,在欣赏学习过程同时也培养了艺术审美能力,再次调动学生学习演奏钢琴的兴趣。

4.加强“课前”与“课后”环节作用力度。钢琴集体课除了严抓课中环节质量,抓好课前与课后环节质量也同样重要。课前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钢琴微课作品,学生自主预习、了解课程任务,激发学习本次课程兴趣。课后,学生通过完成信息化平台巩固知识任务,强化演奏技能,欣赏经典器乐作品视频等,拓宽艺术知识面,提高、增强演奏钢琴自信心。

5.灵活化教学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改变传统评价打分模式进行成绩评定,教师参考多方面、灵活的评价方法检验学生学习钢琴效果。包括平时成绩、合作完成任务情况,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钢琴兴趣与自信心。

6.优化师资教学水平。钢琴演奏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艺术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特点,课程设置限制等实际情况,钢琴教师团队需要经常进行研讨,必须调整传统钢琴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学团队授课水平。授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做到因材施教,要及时追踪学习困难学生,整合学习进度等,提升钢琴集体课程教学质量。

四、结语

钢琴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掌握好钢琴演奏技能在幼儿园课程岗位教学与艺术实践当中非常重要,提高钢琴集体课教学效果不容忽视且迫在眉睫的问题,循序渐进的推动学前钢琴教育的发展,需要继续去不断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张志可.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基本环节[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4).85-86.
[2]宗励 . 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J].音乐创作,2011(1):144-147.

[3]崔中梅,陈丹.论钢琴集体课中音乐习得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DOI:10.3969/j.issn.1004-3985.2011.02.063.

[4]安晓阳.高师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音乐时空.2014,(8)

[5]贺卓文,鲁晨.高职院校钢琴集体课的探索与反思[J].艺术科技.2023,36(8).DOI:10.3969/j.issn.1004-9436.2023.08.080

[6]林怡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创新模式实践[J].科教导刊.2021,(31).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28.

 

作者简介:周甜依(1990.8-),女,汉,河南省郑州市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