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例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建英

福建省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评一体化”是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评价动教学,评价作教学工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三者融为一要求教师、学、评价进行综合设计,开发评价工具,再组织学生根据评价工具,分项开展评价

1.创“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模型[1]

“教学评一体化”即是教之所学,学之所考,考之所教融会贯通。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是一体的教、学、评分别要达到什么程度是一体的,教学的目标、实施、效果也是一体的。“教学评一体化”是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围绕单元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它由“教”“学”“评”三个素组成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模型。

2.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其核心是评价任务,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立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关注学情和把控学习目标完成情况,从而为教学、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证据[2]。因此“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设计为:

图片5.png 

 

 

 

 

这样以“课标要求”为导向,通过对“单元目标”的解析,“评价任务”确定学习历程”驱动学习,验证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架设知识建构进行整体性评价,最后编制质量检测”进行综合性评价[2]

3.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路径

3.1分解“课标要求”,确定“单元目标”:

整体单元目标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价能起到有效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单元目标时,必须以学情为基础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分析,必须将生物学核心素养作深层解读

3.2从“单元目标”出发,确定“评价任务”:

“单元目标”出发,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任务”:①比较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人体植物体四种主要组织的主要特征、分布位置和功能进行比较;③让学生结合评价细胞分化过程模型的等级,描述他们所做的模型--细胞分化过程;④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辨识出属于某一生物材料的结构层次;⑤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阐明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并建构概念图

3.3依据“评价任务”,设计“学习历程”:

根据学习任务单要求,将“评价任务”进行分项处理,并落实到“学习历程”中,通过“评”反向改进“教”,通过“评”正向激励“学”,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全面深入投入学习,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结构[2]。例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的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历程:

“教”:提供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动态过程(动画或视频),使学生对细胞分化的概念进一步认识。

“学”: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问题:①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由什么开始?②受精卵是如何形成?③生物体体细胞与受精卵细胞的关系是怎样?④受精卵分裂产生什么?分裂过程中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形成了什么?⑤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有什么区别?

“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构建细胞分化概念,用粘土或橡皮泥建构细胞分化过程的模型,学生根据教师提供评价方案可先同组互评作品并阐述细胞分化过程特点。

3.4建构知识框架,实施整体评价:

学生亲身体验整个学习历程后,逐一“学会”本单元的课程内容:

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人体和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人体和动物体中不同的器官形成系统;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了结构与功能观,认同了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有机整体

3.5精编质量检测,实施综合评价

根据2022版课标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情为基础,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和4个不同等级水平精选精编一定量的质量检测题[2],所编试题内容应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等,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

4. 明确“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方式

4.1 “学教一体化”的落实

“学教一体化”是指以单元目标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融为一体,即所学即所教[1]。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与教师讲教的内容和指导策略相吻合,学生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与教师预先设定的目标相吻合。

4.2“教评一体化”的落实

“教评一体化”是指教师的与对学生的评价融为一体,即所教即所评[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评价学生的”相融合,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总结等方式实施。例如在《1课时:细胞是如何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的?中教师可设计问题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评,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制作细胞分化的模型,教师组织学生对各小组制作的模型作品进行评价。

4.3“评学一体化”的落实

“评学一体化”是指学生的“学”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之间融为一体,即所学即所评[1]。评价学习的方式可分为:口语类、纸笔类、操作类等。例如:《活动:解剖鸡翅》要求学生对活动的步骤、观察顺序要表述清晰。所以可将完整标准的实验步骤录像放映给学生观看,再实施实验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案中记录实验结果(纸笔类评价)。再通过分组讨论问题:①主要是哪几类组织构成鸡翅?②鸡翅上不同组织的排列顺序特征是怎样的?③鸡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口语类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人体或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图(纸笔类评价)

5.教学反思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而是在教师设置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关联已有知识,举一反三,,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思维,阐述生命现象,建构生命观念[3],渗透社会责任,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立项批准号:FJJKZX22-277)

参考文献:

[1]  陈维 “教学评一致性”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生物学教学,202011):55-58.

[2] 陈廷华“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J],生物学教学,20209):11-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