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金融及支持政策国际比较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创业政策,国际比较分析
正文
本文为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政法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路径及政策支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立项编号:C2021158)的成果之一。
一、引言
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强调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各部委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能够真正实现创业成功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发端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也成就了诸多大型高科技公司。伴随着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深入开展,相关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有必要对以上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本论文主要针对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金融及支持政策等维度展开剖析,并进行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优化的相关建议。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创业政策实现路径、创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政策与产业对接等方面。
高建、盖罗它(2007)着重分析了各国创业政策的制定过程,提出了应该注重创业政策制定的系统性,创业政策的制定应该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体系,要系统地分析创业政策的重点和对象,从而有效排除创业障碍,促进创业活动。王玉帅(2009)在分析各国创业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在政策管理层面需要建立为专门统筹负责机构,主要负责相关部门在政策层面的制定与协调、并对各部门、各层面的创业政策在执行实施上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有利于形成合力,集中相关部门的力量促进创业,更有利于创业政策真正落实到位。黄茂(2009)指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评估需要遵循四个标准:首先是效能,将实际达成的结果与预期的标准进行比较,目的是指出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效果,其次是效率,主要是政策产出与所使用成本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技术性与经济性两大方面,第三是充分性,在政策目标达成后,解决问题或满足公众需求的程度,第四是公正,关注的是政策执行后,相关的资源、利益及分配的公正程度。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国际比较分析:教育、融资及多主体协作的视角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
1、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政策
英国教育相关部门实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对于工作及创业相关能力的课程,并注重相关课程对于高校课程体系的融入,强调其体系化。在此过程中,英国大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措施,包括创业教育相关指导师资的系统化培养,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相关实操活动的融入等,其中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也是重要的方面,可以让创业大学生直接参与到创新项目的运作中,实际了解实务情况。英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相关培训在高科技的协助下,体现出其多样化,尤其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直接对接成功企业家对创业大学生进行经验指导,此举措有效推动了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以及成功率。
英国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在于统筹各部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并基于大数据主导分析大学生创业动态情况,进而形成并制定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以及对已有政策进行调整及优化建议。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委员会的其他职能还包括促进企业方与英国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此途径有效提升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实操性强的实务培训内容。
2、德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政策
德国作为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其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培训有较好实践经验,目前已形成了系统性、体系化的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及能力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体系。该体系注重激发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践行实务内容,创立企业,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创业成立的优秀中小积极支持,从多方面提供协同性较强的协助。
德国的高校创业教育培训政策主要注重对于在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其具体的政策举措包括在高校与企业方之间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政策优势向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同时也注重对于创业大学生实操及创办企业等相关实际数据展开深入分析,并据此对已有政策进行调整优化。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教育部门所建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数据库,其中所包含的案例及创业数据较为翔实,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而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培训相关师资建设,德国教育部门主要通过建立典型特色课程,并设定一定标准引导各高校依据自身特色开设不同类型的相关培训课程,均突出其中的实务要素,并积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3、法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政策
法国同样也是典型的创新型国家,其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培训的着力点在于创业文化及实务结合。法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整体较为完善,同时也形成了较好的在校创业文化环境。
法国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主要突出三方面:第一,注重创业教育师资对于创业的敏感性;第二,注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性;第三,注重培养创业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创业实践活动。法国教育部门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专题讲座,通过此渠道搭建社会企业方与创业大学生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干中学的方式积极引导创业大学生提升其实操能力。
综上所述,广泛开展创业理论教育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创业实践培训是提升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创业教育方面,积极将创业教育的理论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也能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培训的系统性政策体系创造出了国外众多出名的创业企业,对于成熟的大学生创业实践环境更是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及资金政策
1、英国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
英国教育部门设立的高校创业教育基金,在大学生创业融资方面,将创业大学生的优秀创业项目与企业建立了有效的联系,通过企业在研发、项目拓展、市场拓展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相挂钩,不仅鼓励了大学生创业的具体实操项目,提高其创业实践能力,并且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践的机会,强化其创业所需技能,提高其创业成功率。高校创业教育基金同时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培训形成良性互动,通过经费支持,促进其在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等方面进行更好的积累,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供更好的基础。
2、德国大学生创业资金政策
德国对于大学生创业在资金方面的支持,突出体现在税收政策的支持。其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税收优惠尤为突出,通过大学生创业企业前期税收减免、优惠投融资税收政策等方式有效引导促进了社会资金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投入。同时,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积极引导PE、VC等金融资金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强调了其广泛性与针对性。
(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
1、英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
英国教育部门牵头,通过对各高校各学科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扶持资金,提升其创业意愿,并通过配套的培训支持,进一步提升其创业能力。
2、德国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优秀,其对于大学生创业也体现了重要作用。包括“创办人车间”在内的项目,主要由中小企业行业协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进入企业的机会,主要通过对企业实际的运作,使其深入了解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实践问题,并对其创业项目提出有效指导。同时还通过“INSTI”项目,对接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初始投资人,构建平台,使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在前期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
三、国外大学生创业政策重点总结
(一)德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注重创业教育及文化培育
德国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方面有别于其他国家之处在于其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其对于大学生创业支持的重点是在于支持大学生早期的创业构想,较为注重创业教育、培训与相关指导。德国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主要机构是联邦教研部,该机构于2003年选取Hagen、Dresden、Weimar、Karlsruhe和Stuttgart等地区实施了“资助学生创业计划”,用以资助大学生创业早期项目。该计划的目的是在大学内部培养一定程度的企业文化,并通过积极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培训,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入相关企业文化,促使校园环境与企业的社会资源进行协同发展,由此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进一步营造大学和企业共同支持的大学生创业氛围,进而形成良性循环,鼓励大学生实施创业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创业活动创办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二)英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注重创业金融支持
英国大学生创业王子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数额较大的资金支持,该计划主要目的是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并积极对接行业专家及相关企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行业内的专业性指导,其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其他项目包括科学创业挑战基金主要为大学生以及各地的创业中心提供创业技术方面的支持与资金支持;创业技能矩阵项目,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资金等方式鼓励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同时,《创业投资信托法规》、《公司投资法规》和《公司创业投资法规》中也包含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投资、税收减免等多项激励措施,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创业。
(三)法国大学生创业政策:注重部门资源整合
法国青年挑战计划主要为创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培训、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性支持与服务。这一计划由法国青体部牵头,青体部、就业和社会团结部、中央政府就业和职业培训派出机构、法国邮政总局、法国教育集团等多机构共同参与。该计划还得到了法国彩票基金会、社会行动基金、海外事务部、旅游部等诸多部门的支持。由青体部作为牵头部门,统筹组织,多个部门积极参与,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形成合力,实现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政策有效实施。
四、完善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教育培训政策体系,强化大学生创业意愿与能力
对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现状,应该制定实施更为全面系统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体系,同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实际教育情况。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是培养创业大学生人才的重要因素,其覆盖面应当考虑更广,同时,对于创业教育中所涉及的创业课程,应结合广度与深度两方面,广度着重覆盖面的适用性,深度体现为专业性,可以通过丰富的创业教学形式,并配套相关培训活动。还需要提升创业教育中师资质量,持续提高其创业教育能力与经验。
在创业实务培训方面,需要加强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组织对接企业实务界的创业导师与创业大学生进行项目对接,提升其创业实操经验。
(二)加大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
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政策扶持,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关的税费减免范围,减少相关税费申报审批流程,最大程度上发挥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资金端,需要增加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资金投入,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建立支持大学生创业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注重市场性资金支持,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平台,在对接项目与资金的过程中,积极解决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以及贷款相关问题。
(三)加强多主体资源整合
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包括资金、技术、创业经验、社会资源、信息、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联合统一的创新型大学生创业生态服务体系。具体可以依托已有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企业孵化器等形式的创业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提供多样性全面服务,更好发挥整体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高建,盖罗它. 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0-74.
[2] 王玉帅. 创业政策理论框架构建及其完善措施—创业过程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 112-115.
[3] 黄茂. 创业政策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分析[J].今日南国,2009(9): 30-32.
作者简介:
顾昱(1983-),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教育金融等领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