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探微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孙立辉

泰国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泰国曼谷 10220

摘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国家把中文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有兴趣学习中文的人也越来越多。加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机会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基于此,本文就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展开研究和讨论,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机遇;挑战;应对探微

正文


引言:国际中文教育是指面向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由“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演变而来,已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必须要承担的重要使命,因此,国际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打破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创新和优化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中文走向世界未来。

一、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迎来的机遇

(一)国际合作提振中文学习要求

为了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发展,中国秉承“民心相通,语言互动”的理念,积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配合企业“走出去”,合作国家也主动助力相关教育赴外办学,实现了中外协同办学的蓬勃发展,现如今,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近70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扩大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空间[1]。同时,在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对“中文+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直线上升,急需增设“中文+职业”的教育课程来缓解燃眉之急,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已经助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中文+”特色课程,覆盖航空、旅游、高铁等各个领域,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各国关系越发密切,各国对中文品牌活动的认可度也随之提升,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沟通环境和工作保障。

(二)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技术的发展,国际中文教学拓展出了“线上教学”的战场,为中文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快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并取得了突出成果。新媒体技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无法来华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机会,也为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产生了“跨国远程中文教育课程”,这一课程的创新,不仅满足了海外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还缓解了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匮乏的现状,拓宽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信息时代改变了国际中文教学的模式,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中文配音比赛、“汉语桥”等线上活动,让中文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取得良好的文化体验效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数字化的师资培训研讨,为教师提供线上培训的机会,打造教育共享服务平台,让教师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分享、吸取经验,学习者也能快速、便捷的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师资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教师流行性强、稳定性差一直都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困扰,加之“一带一路”沿线涉及50多种官方语言和2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教师没有这些语言教育背景,现如今只有40多种授课语言,根本无法满足当下海外中文教育师资需求[2]。因此,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数量方面,学校仍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扩充国际中文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采用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帮助教师具备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以满足中文学习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资源的质量有待提高

在新时期下,各个企业与各院校共创的资源共享平台,虽然为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是资源在规范化、均衡化等方面都明显不足,导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都不是很好,甚至出现新形式与旧内容不符的现象,对国际中文线上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三、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1.提高师资队伍在线教学能力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经济出现“低增长”的现象,国际间人员的流动受到限制,来华留学生规模受到了很大影响,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愈发广泛,在线教学能力成为了国际中文教育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更多在线教学技术,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以便教师通过会议来分享教学经验,其他教师也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同时,可以定期开展在线教学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教师对在线教学探究的自主能动性,并在比赛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2.建立师资队伍多学科交叉合作机制

在新时期下,学校要将各交叉专业教师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建立师资队伍多学科交叉合作机制,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例如,在技术层面,可以吸纳计算机专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国际中文教育当中,与其合力构建功能齐全的国际中文教学平台,营造良好的在线教学环境,以保障线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在教学层面,可以与心理学等学科交叉合作,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科学、系统的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分析数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打造多元化的国际中文课堂。

3.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中国与沿线国家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合作,这就需要大量具备专业领域技能,且精通中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国际中文教育要制定并完善“中文+”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通过定期培训、研讨会等策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设置专业考核、职能评级等机制促进教师的自主建构,培养更多设计其他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要在系统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标准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国际中文教育“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根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要求,要根据通用中文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基础,制定国际中文教学、学习、教材、考试等各内容的标准,并在中文学习、测试、评估等方面将其标准发挥出来,为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提供支撑。

结论: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国际中文教育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学互鉴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转型升级、动能互换的关键时期,加快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国际中文教育模式当中,创建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做好国际中文教学的研究和传播工作。

参考文献:

[1] 禹平,魏然.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 2022(1):3.

[2] 毛怡蕊.世界巨变对全球中文教育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以线上儿童汉语教学为例[J].休闲, 2021, (7):P.1-1.

[3] 丁涵丁安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展望未来——"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高端论坛综述[J].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2, 7(2):102-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