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文献综述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高凯悦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

《2022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促使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成为教育界研究重点对象之一。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以“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到了632篇中文文献,本文将从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现状困境与培养对策三个角度对所搜集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教学;文献综述

正文

引言:为适应国家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探究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的教育价值势在必行。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检索词,时间跨度从20163 月1日至 2022底,总结相关文献的共同观点,归纳从2016年开始及之后年时间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研究问题,以促进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为语文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文献梳理

(一) 发表文献的年份统计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总共搜索到相关文献共计632篇。其中,期刊论文 55篇,会议文章28 篇,硕士学位论文110 篇。基于刊文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清晰观测到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趋势,如图 1 所示。

1: 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





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出现在2016年,即王晓蓉的《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应用》从阶段上看,2016年是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2017开始,语文核心素养相关话题掀起了一片研究热潮原因在于当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不仅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更在此基础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阐释明确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1]。随之,2017年出现了第一篇硕士学位论文2018 - 2021 年是研究的踊跃阶段,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19年则迅速增长为151篇,掀起了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高潮。


(二) 相关文献的热点分布

研究热点是指在一定的研究时期内所谈论的话题这些话题出现次数频繁而且之间相互联系[2]2016年有关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开始出现,但体来说研究浮于表面。2019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峰值,研究主要聚焦于阅读教学,这反映出研究开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基础理论研究向语文教学实践方向发展2020-2021年,研究方向继续朝着实践道路发展并有所深入,此时期的研究更加精细化、科化这既反应出了研究一贯的实践走向[3]。学者将研究聚焦到语文学科教学实践当中。综上所述,有关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探索出相对完成成体系的理论依据,同时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需要与语文课程进行更加细致的结合因此该研究有广阔的未来研究空间。

二、 研究内容

(一) 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内涵

阅读相关资料发现,学术界有关语文核心素养含义的研究颇多。在《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素养的官方解读是:语文学科应起到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作用,使学生具备现代生活必须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4]。学者们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共同点较多,近年来理论界虽然从不同方面描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但随着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逐渐明确。罗晓晖(2016年)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在个体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形成的修养,与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相关,具有稳定性和统一[5]。李广、程丽丽、计宇2016年)则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阐释[6]。赵莹莹(2016年)独创从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三个维度,由此来构建语文核心素养[7]

(二)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困境研究

根据近几年有关文献的研究和报刊的报道,可以发现我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困境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素养不足,教学理念偏差,教学方法僵化

当前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又未能及时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对于核心素养的理念把握有所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向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忽视人文价值,过度追求文本部分教师为了提升考试成绩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等单一的方法纠正这一弊端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追求人文价值,忽视文本价值。即教学脱离文本、脱离文字急于向学生传授价值观而略过语文基础教学,一味追求语文的育人价值而适得其反。

2. 教学组织过程冗余——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情景简单,教学模式僵硬

吴丽华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探究:问题、策略与路径》中提到,语文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真正的为某一堂课设置相切合的情景。

根据一线教师曾嵘在《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中描述:为了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为了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求新标异而在语文课时间毫无节制地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视频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能从中获取利于课堂学习的信息

(三)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促进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研究上进行探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优化师资配置,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重心的教学改革,第一步应从教师身上入手。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育部门应当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对学校教学成果按时检验。学校做好承上启下的枢纽工作,积极落实学生、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促使教师对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2.完善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有效整合

核心素养本位下的语文学科首先要打破以灌输书本知识点为中心的刻板模式,实现各门学科之间的互通联系,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积极创建“一体多元”的课程结构框架。

三、研究展望

本文归纳总结了诸多学者关于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根据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和现实教育改革需要,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总而言之,有关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从根本上说仍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以及“如何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这两个根本问题,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夯实语文基础,在此前提下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更需要与时俱进、继续完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Chen,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J].Pro.Nat.A-cad.Sci,2004,(101).

[3]贺元萍.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脉络、热点与展望——基于中文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9):33-40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J].教育科学坛,2016(10):32-35.

[6]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219-223.

[7]赵莹莹.从“语文素养”看“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1):173-1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