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高丹

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校150001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呢?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认真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把握中国语文考试的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本文以笔者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据,就新高考的背景下,怎样才能在高三作文教学中打好基础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高考作文的难点。


关键词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正文

【前言】

我们的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对学生的立意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完善作文教学过程和理念,在反思中构建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进而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改进。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高考语文的一个主要考试内容,目前我国的高中作文总体上可划分为材料作文、题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四类,但由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作文在过去10年里并不多见,今后仍将继续保持这种状况。在高考作文的题中,首先要尊重学生思维自由,通常是材料作文或者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漫画作文。尽管这个出发点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测试,但因为从小接受了大量的专一化训练,所以学生的思维能力早就被束缚住了,所以学生在写作时总是一成不变,无法看到自己的思想,大部分的作文都是一种追求稳定的填鸭式的写作方式,这与考试的最初目的并不相符。大部分高中生在这一阶段,一提到“文”,就会吓得魂飞魄散,而写作更是他们的噩梦。另外,对作文题目的认识也存在不足。现在,许多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以材料作文和漫画作文为主,如果不能对文章的含义有一个正确认识,就会使作文的立意发生偏离。因此,笔者以为,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应从高一抓起,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高三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做好读写结合,为写作提供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必须从阅读中获得大量的素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内外阅读两种方式,让学生逐步地获得一些语言素材。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用更丰富更有层次的语言表达思想。这样对提升学生语文作文水平是有益的。大量的阅读能让学生在无形中累积大量的文字,如果学生能巧妙地应用在语文作文中,就能大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例如,在描述一大树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树又高又大,树下有很多人在那里纳凉。”还有学生这样树冠很大,像一把巨伞。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散落在阴凉处,与在树下乘凉的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将二者进行比较,高下立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从而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规范地进行表达。在养成阅读习惯方面,教师可以举办阅读交流活动,请学生在活动中展现他们所喜爱的优美的语言,并对其进行分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二)在作文中注意写作的情境性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结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的创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可以使学生把抽象的写作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在生动、贴切、有趣的教学环境中产生创作激情,拓宽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并学习多角度的写作。例如,在《包身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展现封建时代社会下百姓的悲惨生活画面,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的凄苦生存景象,创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吻合的情景,从而调动起学生情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旧时代资本主义的阴暗。接,让学生满怀情感地去读这篇文章,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和趋势是怎样的?现代社会中,“打工仔”“打工妹”和“包身工”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后,通过 PPT课件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演示和改进,并对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技巧进行了补充说明,让学生以自己周围熟悉的人物的一日生活为线索,组织素材来模仿文本。借此,使学生加深了对“包身工”含义的认识,掌握了作者所运用的技巧,激起了学生情感和创作积极性,使学生文章情节鲜活感情丰富。

(三)作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作文教学与当前时事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作文提出了既要做到言之有物,又要做到写出新颖的内容,还要表达出自己的性格,并且要紧紧地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这种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这样,教师就能把作文和当前的事件结合在一起。例如环保问题,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大城市开始实行新的垃圾分类标准以后,许多人都开始谈论这个问题,包括学生。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新的垃圾分类标准的写作任务。首先,要让学生对新的垃圾分类标准一定的认识,并从中找到一些切入点,尝试着用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话题比较新颖,所以学生在作文中的创造力也相对较强。例如,有的学生写出了各种有趣的垃圾分类小技巧,有的学生将垃圾拟人之后,还写出了垃圾与垃圾桶之间的对话等。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观察能力强,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利用时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并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四)多开展阅读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低,除了课内知识以外,不愿意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学生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也是导致高中阶段学生缺少创新精神的另一个原因。教师还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缺少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情况,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自己所读的书籍以及自己受到的启发进行分享,以此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例如,教师在教《哈姆雷特》时,就可以进行“花式阅读”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准备一些莎士比亚的其他戏剧,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人物心中的复杂情绪,并从中选择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表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丰富的情感经历能够使学生在写文章时更具有感情色彩,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就能推测出人物的内心,这对于写活人物和写好句子都有很大的作用。

三、结论

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作文漫画作文占了很大比例,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性地教学。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备无患”的训练,以加强对材料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写作练习并不是形式化、模板化的训练,是一种有针对性、有意义的写作,在写作结束之后还要进行批改、评讲。唯有促使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练习作文,才能牢固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基础,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在写作中避开通俗的内容,这样才能拿到高分,赢得高考胜利。

参考文献

[1]林文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高考,2018(36):77.

[2]孙海洋.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思维训练策略[J].高考,2018(36):94.

[3]梁小曲.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下),2018(12):184.

[4]潘细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分析[J].新课程(下),2018(12):2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