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下的高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高中物理
正文
前言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话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创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不仅需要师生在意识上足够重视,而且还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缩短学生与课程的距离。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实践中有着十分普遍的运用,所以,要想建立一个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就一定要从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视角出发,持续地对怎样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用理论和实例的互相融合,让学生对物理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生活情境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中,老师的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教学了,更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开始从生活的角度来指导学生以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为物理课程相对沉闷,高中生们的自制力不强,很可能会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而生活化情境则能让学生们在探究物理的奥秘中掌握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在课堂上应用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激起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在进行高中物理教育时,我们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知识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采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能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生活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反过来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物理学习中,除了兴趣、环境和学习习惯外,其他的一些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他们可以更快地掌握,而且对它们充满了兴趣。所以,生活化情境对于高中物理教育来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物理老师在教学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时,可以把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转化成更接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去学习,最终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二、基于学科素养下的高中物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一)借助于疑点,合理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起始的源泉,在思维过程中,发现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而学生所产生的问题往往来自他们自己的思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积极思维开展取决于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与生活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关生活情境的创设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上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节之后,物理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让两名学生用双手同时拉动绳子的AB两端,并要求在重量G平衡状态下将绳子拉直,结果发现没有一个学生能做到,那么老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同学能够做到呢?”请你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来对这个现象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看出,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来创造情境,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学以致用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巧借多媒体技术平台,创设生活经验情境
大部分高中生对各种形式的多媒体器材、科技都有一定的好奇心,而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生活化情境建构中,借助多媒体手段,老师可以将视觉听觉相融合,并可为学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协助。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势,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抽象的知识中摆脱单调乏味的状态。如果是以往,老师们只会引导他们去想象,或者在白板上做一些简单的绘图和解释,因为他们的问题都局限在两个角度,所以他们并没有完全的理解。而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老师们可以通过视频导入,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节省精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刚学习《恒定电流》课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古天乐,徐熙媛,张家辉三人出演的电影《保持通话》。其中一个片段是徐熙媛(大 S)被劫匪绑架后,在绝境中,她用物理知识修好了电话,并与外界保持通话。学生们会被故事的剧情以及维修的细节所深深地迷住,进而对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大的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态性思维的水平。
(三)合理利用日常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实验情境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课程,而物理实验所具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点,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经过研究发现,在物理实验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率都很高,这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尽量将生活中的小实验发展到课堂上,创造出一个合理的生活实验情境,让学生们能够参加到简单、容易理解的生活实验中去。例如,在《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这一章中,在讲授离心力的时候,如果学生不能完全明白课本上的知识,那么,在讲授时,就可以结合现实中的洗衣机脱水桶的工作原理来讲解。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创设生活小实验,从而让学生对离心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取材的、制作简单的实验,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可以清楚地看见脱水筒水滴的离心运动。这样生活化的实验情境,可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出他们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运用创造生活情境的方法,从而提高物理学习的整体效果,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然而,在实施生活情境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使他们从教科书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紧密相连,使他们真切地体验到了物理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恒林.基于生活实验资源的高中物理情境探究教学的实践[A].《当代教育评论》2017第6辑[C].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7:5.
[2]康响秦.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
[3]王雪梅.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12).
[4]王昊.解析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78-179.
[5]向卫东.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物理现象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22):87.
[6]张如军, 车玫芳.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以“电磁学”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