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快乐成长——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许春芬

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中心幼儿园 556000

摘要

通过对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中心幼儿园“主题活动”与“天然活动”的整合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提高主题活动与天然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主题活动与天然活动的丰富性、创造良好的主题活动与天然活动的整合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孩子们的实际运用技能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

幼儿教育;自然资源;主题活动;融合策略

正文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自然资源融合原则分析

为保证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优质自然资源能够实现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幼儿教师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环节和自然资源引入环节,必须遵守如下原则,保证两者融合。

一贯性

我们都知道,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资源与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状况。但是,幼儿发展和幼儿成长同样具有系统和整体的特点,如果将幼儿的各个方面的品质和各个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分开来,就会造成幼儿发展的整体特点不足。在传统的幼儿教育环节中,一些幼儿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理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他们已经养成了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习惯,他们总是处在一种机械式的学习和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中。同时,也有一些幼儿教师缺少创造力,只将主题教育活动以单一形式呈现,这也造成了教学内容过于杂乱,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更不能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幼儿教师应该与课程改革要求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相结合,来设计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主题教育,对自然资源主题教育内容、主题教育方法和主题教育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中,以客观世界发展为核心依据,并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可能联系和育人动机相结合,来选择合适的融入时机,从而保证自然资源与主题教学活动的融合效果。

 

体系化

经过调查发现,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是单独地存在于生态系中。为了更好地探索并对大自然中的资源进行科学的使用,幼儿教师应该对生态系统的性质进行密切的关注和深入的剖析,在进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幼儿教师、幼儿主体以及教育环境等一系列教学因素组成了处于不断发展、不断运动状态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儿童的主题教育环节中,儿童和儿童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儿童的深度参与,那么儿童的职业价值将很难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如果没有了幼儿教师的科学引导,他们就会丧失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和获得的资源,从而也就会丧失“学习者”这一称号。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的实践策略

(一)提升主题活动和自然资源结合的趣味性

为了保证自然资源与主题教育活动的整合效应,幼儿园老师们应该主动地改变自己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寻求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教学模式。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生活资源,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老师和孩子一起走进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感知自然,还可以与一系列的自然资源物质进行亲密的联系,这会让孩子们产生无限的幻想,从而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们能够在自然的世界中去了解植物和植物,从而提高孩子们与自然的联系,从而让孩子们的审美能力、鉴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有趣的动植物”这一主题活动教育环节,幼儿教师就可以与季节特点相结合,组织幼儿到自然环境之中,观察天气的变化,观赏农村地区独有的自然景色,并观察农作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观察农民的劳动情景。儿童对自然环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他们会积极地向幼儿教师提出诸如“老师,你能告诉我,萝卜的根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幼儿园老师不但要为孩子们解答疑问,还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提出接下来的活动主题,并与孩子们一起参加到对植物的根的采集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对比和仔细观察,孩子可以完全了解到萝卜的根是什么,也可以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增加专题与天然资源相融合的内涵

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合理引入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优势,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为了保证儿童的主题教育与自然资源的融合,使其达到最大限度地将两者的结合优势发挥出来,幼儿教师要保证自然资源与主题教育活动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进而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生态自然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配合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幼儿园教师必须保证主题活动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并引进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比如,在“我与自然”的主题教育中,为了让孩子能够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师和孩子的父母应该根据这个教学主题,创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自然气息的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探索环境,让孩子能够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天然资源来认识自然的功能和价值,进而养成孩子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环保能力,为以后的更深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为了保证“我与自然”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体现,幼儿园老师们可以带孩子们去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观摩,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形式展示,成功地进行教材的扩展,并在教材中加入一系列的德育教育要素,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不但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进行了拓展,还对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打破了传统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局限,让幼儿能够在一系列真实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出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幼儿尽快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结语:

总之,在这一背景下,幼儿园的主题教育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即:主动地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科学地选择自然资源的引入时机,创造优质主题教育环境,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保证主题教育活动的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将自然资源的育人优势和育人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幼儿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也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而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 洁.从幼儿主体性出发探兖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建设韬略一- -以中班“小麦的成长”为例[J].考试周刊,2021 (34) : 163-164.

[2]王昭绵.在原创故事剧主题活动中彰显幼儿主体性一-以大班原创故事剧《千辛万苦海丝路》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35 (5) : 72-76.

[3]庄 静.幼儿园种植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一-以大班幼儿“西红柿”项目活动为例[J].考试周刊,2022 (3) : 163-166.

[4]姚 薇.新课程标准下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以 长春市丰和国际幼儿园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1 (22) : 135-137.

[5]董媛荷.幼儿园小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新手教师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21.

[6]姜明杨.幼儿园室外自主游戏的开展与实施策略探兖[J].新课程,2022 (14) : 110-1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