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海报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路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安静

汕头市林百欣科学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广东省汕头市,515000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理念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课程思政思想渐渐渗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课程之一,海报设计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审美素养的重要任务,而且其蕴含的课程思政要素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有着深刻影响。本研究选取中职海报设计课程作为出发点,探究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路径与更新模式,并且联系改进教学内容与方式,给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

中职教育;海报设计;课程思政

正文


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系统性地融入学科教学体系,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深层融合。在中等职业教育背景下,海报设计属于艺术类的核心专业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天然符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通过艺术创作实践和技能训练的方式,可以切实改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价值评判能力。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正在慢慢冲破传统的理论束缚,朝着实践更新和综合应用的新模式迈进。

一、中职海报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现状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重要性

课程思政属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关键部分,它想要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平台来加深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改善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而在中职教育体系里,课程思政既是专业技能传授的主要载体,也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和价值取向的关键途径。拿海报设计课程来说,利用特定的设计语言和文化符号,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社会现象、历史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认识水平,而且能激发社会责任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内容当中,既能优化专业技能,又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课程依靠艺术表现的形式,巧妙地把社会热点、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思政资源融合起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知不觉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促使学生养成担当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

(二) 中职海报设计课程的现状及挑战分析

当下职业教育体系里,大多数中职院校虽认识到思政教育重要性,将其纳入海报设计课程,但实际操作中仍存诸多困难。有些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过于狭隘,将其当成简单的政治说教,不能做到专业技能与艺术表达有机结合。已有思政教学大多只注重形式化的内容展现,缺少系统化的课程规划与更新性要素支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参与度。而且,一些学生尚不完全明白设计与思政相结合的实际意义,更多重视技术方面的学习,这便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设计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潜在作用的发挥。

(三) 海报设计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模式探索

在海报设计教学中加入课程思政理念,要全面考虑学情特点、教学目的以及内容安排。教师需用心规划教学方案,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时代主题展开讨论,促使学生探究设计作品背后的社会价值,进而提升社会责任感。可以选择一些跟社会发展趋向和文化传承联系紧密的命题任务,让学生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行创作,这样就能产生既有现实意义的设计成果。课程思政的落实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项目推动学习、案例剖析等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专业技能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二、中职海报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路径与策略

(一) 项目化学习与思政融合模式研究

作为一种依托项目开展的教学形式,项目化学习在当下海报设计教育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实际项目的创作与运作,改进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在操作过程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设计这一环节,教师要着眼于带有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的主题项目,诸如环保提倡、精准扶持、传统文化流传之类的话题,然后以此作为根基来布置设计任务,唤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在项目实行的阶段,指导教师应当着重引领学生去思考怎样凭借设计作品去体现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种教学手段既能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加深肩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二) 跨学科协同教学的创新路径强化研究

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艺术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报设计课程把专业技能培养当作主要目标,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达成要依靠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的支撑。为了有效地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跨学科协同育人的情形。在海报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法学等领域里的优良资源,形成带有综合性特点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这种教学方式有益于学生加深对设计作品蕴含的文化含义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当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凭借历史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法治案例等素材,促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完成价值观念的整合与提升。跨学科协同育人模式冲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把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育融合起来,从而改善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责任感。

(三) 案例教学法在思政教育中的渗透强化研究

案例教学法属于高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体现课程思政的实际成效。在海报设计课程当中,教师可选取经典的设计作品当作分析对象,深入探究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挑选具备历史意义的经典海报或者反映社会议题的宣传材料,从设计要素、艺术表现以及社会价值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引领学生体会到设计背后肩负的使命意识与人文关怀。

(四)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要想改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实际效果,就迫切需要创建起多种评价体系,从而全面评判学生在设计操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状况。传统的设计教学评判大多关注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课程思政评判却要全面考察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教师可以从作品分析、课堂互动记录、团队合作表现等方面入手,通过综合评判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设计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担当给予精确的评判和回馈。

三、结束语

中职教育体系当中,把思政元素放进海报设计课程里,目的是营造出专业技能同道德素养共同发展的育人架构。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跨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再搭配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个课程就能很好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操作环节促使学生加深社会责任意识,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入,课程思政会越发重要,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给予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军霞,张志锋,黄天弘。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系统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计算机教育,2022 (03):44-47.

[2] 肖国圣.“三全” 育人背景下高校 “党建 +” 特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 (09):209-210.

[3] 王美艳,张长平,任芝军,商植桐.“党建 + 课程思政” 模式下工科专业 “三全育人” 体系的构建 [J]. 决策探索 (中),2021 (02):4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