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立红

山东省博兴县庞家镇第一小学,山东滨州256501

摘要

智慧教育浪潮席卷的当下,科技深度融入教育领域,为教学创新注入新动力。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渐显局限。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与智慧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智慧教育环境;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

智慧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教学变革带来新契机。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关键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大单元教学以整体视角规划教学内容,契合智慧教育理念。研究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呈现出鲜明且独特的特点。其知识架构更具系统性与综合性,打破传统单课时教学的碎片化局限,围绕核心主题将分散的科学知识点有机串联,构建起完整且逻辑严密的知识网络,助力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科学概念,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认知。教学资源丰富多元且高度集成,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可汇聚海量优质的科学素材,涵盖图文、视频、虚拟实验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且全面的学习资料,满足不同学习风格与需求,拓宽科学视野。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且充满互动性,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师生、生生间实时互动交流,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评价全面精准且及时反馈,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全程跟踪学生学习过程,收集多维度学习数据,精准评估学习成效,发现知识薄弱点,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供有力依据,促进教学相长与个性化发展。

2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面临的挑战

2.1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适配性不足

教科版教材以探究性活动为基本单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环节整合三维目标,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需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大单元教学,但部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仍习惯传统单课教学模式,难以从整体把握单元主题与目标,导致教学内容组织零散,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智慧教育涉及大数据分析、虚拟实验、智能教学工具等多种技术手段,教师若缺乏相关技术培训与实践经验,难以有效运用这些工具优化教学。在利用虚拟实验平台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可能因不熟悉操作流程,无法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与效果。

2.2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效率低下

教科版教材注重单元内课文联系,通过“单元首页—单元内容—单元小结—科学阅读”等板块构建完整知识体系,这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支撑。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资源虽更为丰富,但整合与利用效率却成为挑战。教材配套资源、网络资源、校本资源等分散在不同平台,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筛选、整合,且部分资源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不高,难以直接应用于课堂。在讲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单元时,教师可能需从多个网站收集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但部分资料内容过于复杂或简单,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智慧教育强调资源的动态更新与个性化推送,但当前教学资源平台多以静态展示为主,缺乏智能推荐功能,无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自动推送合适资源,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3教学评价体系与智慧教育需求脱节

教科版教材通过“单元小结”显性化凝练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这与智慧教育环境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需求相契合。当前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评价仍以传统纸笔测试为主,侧重知识记忆与理解,忽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学评价应借助大数据分析、学习分析等技术,实时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全面评估学习过程与成果,但现有评价体系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多通过观察学生表现给予定性评价,缺乏量化数据支撑,难以准确评估每个学生贡献。智慧教育强调家校社协同评价,但当前评价体系多局限于校内,缺乏家长、社区等外部力量参与,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结果片面。

3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优化提升策略

3.1强化教师培训体系以提升智慧教学融合能力

教科版教材以探究活动为核心构建单元内容,对教师智慧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构建系统化教师培训体系,涵盖大单元教学理念、智慧教育技术应用、跨学科知识整合等内容。培训形式应多元化,除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传统方式外,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教师在模拟教学场景中熟悉智能教学工具使用,如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掌握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鼓励教师参与线上学习社区,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智慧教育资源,拓宽教学视野。学校可定期组织校内教研活动,围绕大单元教学中的智慧技术应用展开研讨,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通过持续培训,教师能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与智慧教育融合的内涵,将信息技术自然融入教学各环节,如利用智能终端记录学生实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探究能力发展,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质量。

3.2构建多元资源平台以丰富智慧教学内容供给

教科版教材单元内容丰富,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需多元教学资源支撑。应构建集教材配套资源、网络优质资源、校本特色资源于一体的智慧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分类整合与便捷检索。教材配套资源方面,深入挖掘教科版教材配套的实验器材、教学课件等,结合智慧教育技术进行数字化升级,如将实验操作步骤制作成动画视频,方便学生预习与复习。网络资源筛选上,建立专业审核团队,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从海量网络资源中挑选优质内容,如科普网站的科学纪录片、在线课程等,并按照单元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校本资源开发中,鼓励教师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兴趣,创作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如校园植物观察手册、科学小实验集锦等。

3.3完善评价反馈机制以促进智慧教学持续改进

教科版教材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评价需涵盖知识掌握、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应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反馈机制。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实时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如课堂互动表现、实验操作记录、在线测试成绩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学生学习画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后,开展同伴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反思。建立及时反馈机制,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如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点,设计专项复习活动;对于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任务。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结束语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展现出巨大潜力与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综合素养。未来,需持续探索优化教学策略,让智慧教育更好地赋能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为学生的科学成长铺就坚实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秋特.智慧教育助力科学教学初探[J].小学科学,2025,(20):133-135.

[2]王福招.巧用智慧教育平台重塑互动教学模式[J].家长,2025,(21):55-57.

[3]高芳.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J].吉林教育,2025,(21):52-54.

[4]孟令杰.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实践研究[J].辽宁教育,2025,(14):29-31.

[5]秦春艳.智慧教育平台下小规模村级学校科学课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5,41(11):5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