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袁晓晨

海口经济学院

摘要

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需培养具备扎实实践能力与优秀职业素养的人才。实践技能竞赛作为衔接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的价值入手,分析其对学生职业素养各维度的具体影响,进而提出优化竞赛育人效果的策略,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助力学生契合行业岗位需求,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竞赛;职业素养;人才培养;行业需求

正文


引言

随着文旅融合战略的推进,旅游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综合素养。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行业人才的核心阵地,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充分模拟真实行业场景,而实践技能竞赛通过还原岗位任务、模拟行业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深入研究实践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不仅能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育人模式,还能推动教学改革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的核心价值

(一)搭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桥梁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酒店管理、导游服务、景区运营等多个方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实践技能竞赛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任务,如导游词创作与讲解、酒店服务流程模拟等。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需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打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壁垒,实现从 “知” 到 “行” 的转化,为后续进入行业岗位奠定实践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被动学习,实践技能竞赛以竞技形式为载体,通过设置明确的任务目标、多元的评价标准和一定的竞争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为在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会主动查阅资料、钻研技能、反复练习,在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索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竞赛过程中的交流互动与成果展示,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专业认同感,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对接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导向

实践技能竞赛的内容设计通常参考行业最新标准与岗位规范,如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导游服务规范、酒店星级评定标准等,竞赛评委也多由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担任。这使得竞赛不仅是学生技能比拼的平台,更是行业标准传递的渠道。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与岗位能力要求,明确自身学习方向,促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减少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脱节。

二、实践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影响

(一)强化职业服务意识

旅游行业的核心是服务,职业服务意识是旅游从业者的核心素养之一。实践技能竞赛中的诸多项目,如酒店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接待服务等,均以 “服务对象满意” 为核心目标。学生在模拟服务场景中,需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服务细节、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在反复练习与竞赛打磨中,逐渐形成 “以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强化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职业意识。

(二)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实践技能竞赛围绕旅游行业核心岗位能力设置竞赛项目,涵盖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导游服务竞赛中,学生需与 “游客” 高效沟通,应对行程中的突发问题;酒店服务竞赛中,需与团队成员配合完成接待、服务等流程。在应对竞赛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灵活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沟通表达、应急处置、团队协作等能力得到针对性锻炼,职业核心能力逐步提升。

(三)塑造职业责任与敬业精神

竞赛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与行业规范,对自己的操作流程、任务成果负责,如导游讲解需确保内容准确、酒店服务需保障操作规范。这种对 “责任” 的强调,与行业对从业者职业责任感的要求高度契合。同时,为完成竞赛任务,学生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准备,克服练习中的困难与挑战,在坚持与付出中培养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为未来职业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优化实践技能竞赛育人效果的策略

(一)完善竞赛内容与评价体系

竞赛组织方应结合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竞赛内容,增加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的技能项目,如智慧景区运营模拟、文旅产品策划等,确保竞赛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同时,优化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技能评分模式,增加职业素养维度的评价指标,如服务态度、沟通效果、团队协作表现等,通过多元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注重综合能力提升。

(二)推动竞赛成果向教学转化

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技能竞赛的教育作用,学校应积极将竞赛的资源与成果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具体措施包括:将竞赛中的典型任务转化为课堂实践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中提升技能;将竞赛标准转化为课程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同时,学校还应确保未参与竞赛的学生也能受益,共享竞赛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参与竞赛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会、技能演示课,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案例,将竞赛中的学习方法、实践经验传授给更多同学。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扩大竞赛的育人覆盖面。通过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学校能够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教学循环,使竞赛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的提升。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校企协同的竞赛组织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竞赛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有必要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学校可以邀请旅游企业深度参与到竞赛的组织中来,这包括共同设计竞赛内容,确保竞赛题目与旅游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既具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意义。企业还可以提供真实的实践场地和先进的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增强竞赛的实战性。此外,企业派遣经验丰富的导师参与学生的备赛指导,不仅能够传授专业技能,还能传授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职业素养。企业的深度参与不仅使竞赛内容更贴近真实岗位场景,确保竞赛任务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一致,而且为企业提供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机会。通过竞赛,企业能够发现并培养潜在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实现“竞赛 — 培养 — 就业”的无缝衔接。这样的合作模式,让实践技能竞赛真正成为学生通往职业道路的“敲门砖”,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结束语

实践技能竞赛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育人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塑造其服务意识、责任精神等核心职业素养,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对接。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深化校企协同、推动成果转化,让实践技能竞赛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价值,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具备优秀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梓原.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实施[J]. 学周刊, 2025, (22): 25-28.

[2]李安琪, 周义龙.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旅游纵览, 2025, (14): 47-49.

[3]聂晓茜.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 旅游纵览, 2025, (14): 59-61.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Hnjg2024-137

作者简介:袁晓晨,女,教育学硕士,讲师,海口经济学院专职辅导员、时代旅航管理学院组织员,2009年至今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基层党建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建工作和大学生职业规划,先后发表核心论文2篇,心理类专著1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