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河市第七师一二三团中学 新疆 胡杨河市 833208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互动式教学法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课堂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动态生成的过程。基于此,以下对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应用初探

正文


引言

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交际,而互动是交际的核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而陷入“哑巴英语”的困境。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小组讨论等活动,模拟现实交流场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自然习得语言。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信心,还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即时反馈和动态调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一、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互动式教学法以师生双向交流和多维互动为核心特征,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与即时反馈,与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形成鲜明对比。其显著特点体现在教学主体的平等性上,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为积极参与者,双方在对话和协作中共同构建知识体系。该方法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模拟现实语言环境,使学习内容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互动形式具有多样性特征,既包括师生问答、生生讨论等语言互动,也涵盖肢体动作、表情反馈等非语言交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感官参与。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是其另一重要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反应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使课堂成为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这种教学方法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兼顾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差异化互动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互动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互动形式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交际体验,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在完成信息差任务、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动力,形成越互动越有兴趣的良性循环。教师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如单词接龙、故事接龙等,将竞争元素融入语言训练,既保持课堂的活跃氛围又强化了知识记忆。

(二)互动式教学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互动式教学法为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提供了理想平台,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锻炼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特别是传统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听说技能得到充分训练。持续的对话互动帮助学生突破‘哑巴英语’困境,从简单的句式模仿逐步过渡到自如表达思想,语言流畅度和准确度同步提升。小组辩论、话题讨论等活动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组织语言回应他人,这种压力训练显著提高了思维敏捷性和语言组织能力。互评互改环节中学生通过分析同伴作业培养语言鉴赏力,在指出他人错误的同时强化自身知识体系的严谨性。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言错误反而成为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自然语境中的适时纠错比机械练习更能形成持久记忆,这种在运用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的方式符合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互动式教学法重新定义了师生角色定位,教师从权威讲授者转变为学习伙伴,这种平等互助的关系拉近了心理距离,创造了更为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课堂中的频繁互动增进了相互了解,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而学生也更容易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共同完成任务的经历建立起情感联结,师生在讨论中分享观点,在合作中解决问题,这种并肩作战的体验比传统教学更能培养默契与信任。教师通过互动中的肢体语言、表情反馈传递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而学生的积极回应又给予教师教学成就感,形成双向促进的情感循环。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活动需要兼顾语言目标与学生特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选择恰当的互动形式,如初级阶段的替换操练、中级阶段的角色扮演和高级阶段的自由辩论。活动设计要遵循"i+1"原则,在现有语言能力基础上提供适当挑战,确保任务既不至于简单乏味又不会过于困难打击信心。信息差活动是特别有效的互动设计,通过分配不对称信息促使学生必须通过交流获取完整信息,如让不同小组掌握旅行计划的不同部分,最终需要通过问答拼凑完整行程。情境的真实性直接影响互动效果,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如模拟点餐、问路等日常场景,使语言运用自然流畅。活动组织要注意平衡参与机会,采用编号发言、计时讨论等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避免出现少数人垄断对话的现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与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实施形式,科学分组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应综合考虑语言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建立异质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具备完成任务的多元能力。明确的任务分工能提高合作效率,如设立记录员、发言人、时间控制员等角色,通过责任到人避免"搭便车"现象。任务设计要具有必要的互赖性,只有通过资源共享和观点整合才能完成,如拼图阅读活动要求组员分别掌握文章不同部分的信息后共同完成理解任务。过程监控是教师管理的关键,通过巡回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如当讨论偏离主题时给予适当引导,在语言表达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支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良性竞争,既关注最终成果也重视合作过程,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馈。

(三)多媒体资源在互动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工具,智能白板的交互功能可以实现师生共同标注、拖拽分类等实时操作,使语言知识的呈现过程充满动态感和参与感。在线协作平台如Padlet、Jamboard等支持多终端同步编辑,学生可以同时贡献想法、组建思维导图,这种数字化的头脑风暴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沉浸式环境特别适合语言教学,如通过VR场景模拟机场值机、酒店入住等情境,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语境中自然运用目标语言。语音识别软件提供即时发音反馈,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并得到准确度评分,这种个性化的语音训练大大提高了互动效率。视频会议工具的分组讨论功能使线上互动同样精彩,教师可以自由切换不同讨论组旁听指导,而数字白板记录讨论过程便于后续复盘分析。

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更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综合发展。它使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师生共建”,让英语学习真正回归交际本质。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互动式教学法将进一步优化,成为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啸.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25,(27):70-72.

[2]邵若婷.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策略分析[J].英语教师,2025,25(14):159-162.

[3]罗娜.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与成效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4,(40):57-58.

[4]张永国.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策略[J].学周刊,2023,(16):103-105.

[5]杨玉红.互动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4):4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