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河市第七师一二三团中学 新疆 胡杨河市 833208

摘要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学习与人的发展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能否掌握词汇语法,更重视其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是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多个素养要素,成为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以下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对策;研究

正文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基础教育改革深化,核心素养培育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维素养的提出,要求英语教学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当前教学中仍存在重语言形式轻实际运用、重应试技巧轻思维培养等问题,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对策,对提升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多维度的教育价值,它突破了传统语言教学仅关注知识技能传授的局限,将语言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从语言能力维度看,核心素养强调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运用,使学生从机械记忆转向灵活表达,有效解决"哑巴英语"问题。文化意识培养拓展了英语教学的人文内涵,通过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建立起文化理解与尊重的国际视野。思维品质的提升使语言学习成为思维训练的过程,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让英语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场所。学习能力的发展则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成长,通过元认知策略训练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逐步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关键能力。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建起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系,使语言教育从工具性走向人文性,从短期应试目标转向长期素养培育,为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不足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仍显单一,多数教师将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考试成绩的提升上,对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缺乏系统规划。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掌握某语法结构’或‘记忆某单元词汇’等浅层表述,鲜见对文化比较、思维训练等素养要素的明确要求。这种目标导向导致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知识点的反复操练,而忽略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能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更少见将语言目标与思维目标、文化目标有机整合的尝试。部分教师虽有素养培养意识,但在目标表述上过于笼统,如‘培养跨文化意识’等表述缺乏具体行为动词和可观察的表现标准,难以指导实际教学实施。

(二)教学方法与核心素养融合的困境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面临与核心素养要求脱节的问题,传统的讲授法、题海训练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缺乏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往往注重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如阅读理解停留在寻找标准答案,而非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多停留在节日介绍等表层内容,缺乏深度的文化比较和价值观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等互动形式虽被采用,但往往流于表面热闹,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观点碰撞。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多服务于知识呈现,而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对核心素养关注不够

现行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纸笔测验仍是主要评价方式,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而忽略实际运用能力和高阶思维的评估。形成性评价中缺乏对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维度的系统观察和记录,教师更关注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等表面指标。评价标准侧重于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对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文化理解的深度等素养要素鲜有涉及。学生自评和互评也多围绕知识掌握程度展开,未能引导其反思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的改进。阶段性测试的设计很少包含开放性问题或真实情境任务,难以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具体对策

(一)优化教学目标,融入核心素养元素

重构教学目标体系需要将核心素养四个维度有机融入单元和课时目标设计,采用四维目标表述法明确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具体要求。在语言知识目标基础上,增加如"通过小组辩论表达个人观点,展现逻辑思维能力"等体现高阶思维的表述。文化意识目标应具体到行为表现,如"比较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撰写反映文化理解的短文"。制定目标时要使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避免"了解""理解"等模糊表述,代之以"比较""分析""创作"等体现思维过程的动词。采用逆向设计思路,先确定期望的素养成果,再规划评估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确保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将大概念作为目标设计的组织中心,如围绕"文化多样性"设计系列课时,整合语言学习与文化探究。

(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核心素养培养

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围绕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展开,采用项目式学习整合语言技能与素养培养。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如策划国际文化节,学生在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中自然运用语言,同时培养活动策划、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用双气泡图比较人物特征,用流程图分析事件因果关系。文化体验活动要超越表面介绍,组织深度研讨,如通过中外校园生活对比视频引发价值观讨论,撰写反思日志。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策略显性教学,示范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监控理解程度和评估学习效果,逐步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知识传授前置,课堂时间用于解决问题和深度互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高阶思维能力。

(三)完善教学评价,聚焦核心素养达成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需要突破单一测试模式,开发针对核心素养各维度的评估工具。语言能力评估应增加真实任务表现,如模拟联合国演讲、旅游向导等情境化考核,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性和流畅度。文化意识评价可采用文化反思日志、跨文化案例分析等形式,重点考察文化敏感度和理解深度。思维品质的评价需要设计开放式问题,如阅读后提出批判性质疑,或对争议性话题进行多角度论述,使用量规评估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学习能力的评价侧重过程性证据收集,如学习计划、策略使用记录、自我反思报告等。建立成长档案袋,系统收录反映素养发展的各类作品和表现记录,呈现进步轨迹。开发校本素养评价标准,详细描述各素养维度不同水平的表现特征,为师生提供明确参照。培训教师掌握素养评价技术,如观察记录、访谈分析等质性评价方法,准确判断学生素养发展状况。将学生自评和互评纳入评价体系,设计素养发展反思表,培养元认知能力。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对策研究,为传统语言教学注入了新的育人内涵。通过整合语言训练与思维发展、文化浸润与能力培养,英语课堂正逐步转变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平台。未来教学应继续深化素养导向的实践创新,使英语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春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5,(21):41-43.

[2]袁翠.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策[N].科学导报,2025-02-17(B03).

[3]王克倩.培养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23,(22):63-65.

[4]章小慧.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对策之我见[A]对接京津——扩展思维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4.

[5]都娟.文化品格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46):1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