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情境化教学法;应用效果;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英语作为重要的工具学科,不仅承担着语言知识传授的任务,更需助力学生对接职业场景中的跨文化沟通需求。然而,当前部分中职英语教学仍沿用传统“讲授式”模式,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将英语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适配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情境化教学法以“情境”为载体,将语言学习与真实场景结合,契合中职英语“实用导向”的教学需求。因此,研究该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对提升中职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与情境化教学法的适配性
(一)中职英语教学的核心诉求
中职英语教学区别于普通中学,其核心诉求体现在“实用性”与“职业性”两方面。从实用性来看,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抽象的语法、词汇知识接受度较低,更需要通过具象的场景感知语言用法;从职业性来看,中职教育聚焦岗位需求,英语教学需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场景,如技术操作说明阅读、客户沟通、国际展会交流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灌输,难以满足这两方面诉求,导致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二)情境化教学法与中职英语教学的适配逻辑
情境化教学法的核心是“在情境中学习、在应用中掌握”,这与中职英语教学的诉求高度契合。一方面,该教学法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中职学生更擅长通过实践、体验获取知识,情境化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学习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另一方面,情境化教学能实现“教学与职业场景的衔接”,通过构建与专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前熟悉职业岗位的英语应用场景,为后续就业奠定基础。
二、情境化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维度
(一)教学目标的情境化设定
中职英语教学目标需突破“知识掌握”的单一维度,转向“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目标。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情境,让目标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例如,在“商务接待”主题教学中,不再将目标设定为“掌握接待用语”,而是设定为“能在模拟商务接待情境中,用英语完成客户迎接、信息核对、行程介绍等任务”;在“技术文档阅读”主题中,目标可设定为“能在机械操作情境中,借助英语技术手册解决简单操作问题”。这种情境化目标设定,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应用场景与实际价值,增强学习的方向性。
(二)教学内容的情境化重构
传统中职英语教材内容多偏向通用语言知识,与学生专业、职业关联度较低。情境化教学法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围绕学生专业方向与职业需求筛选、整合内容。例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将教材中的“日常对话”拓展为“酒店入住登记、餐饮服务、客户投诉处理”等情境对话;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可补充“设备名称、操作流程、故障排查”等相关英语词汇与句式。同时,还可结合行业最新动态,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中的英语素材,如产品说明书、行业标准、商务邮件等,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内容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三)教学活动的情境化设计
教学活动是情境化教学法的核心载体,需围绕“情境体验”展开,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常见的情境化教学活动包括模拟实训、角色扮演、情境对话、任务驱动等。例如,在“职场面试”主题教学中,可设计“模拟英语面试”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与求职者,完成自我介绍、岗位认知、问题应答等环节;在“产品介绍”主题中,可开展“模拟产品展销会”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专业相关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此外,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情境的真实性,如通过视频展示真实职业场景,或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沉浸式情境,让学生在更真实的体验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三、提升情境化教学法应用效果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教学情境的职业关联性
情境的“职业关联性”是中职英语情境化教学的核心。当前部分情境化教学存在“情境与职业脱节”的问题,如仅设计生活情境,未结合学生专业。为提升应用效果,需强化情境的职业导向,首先要深入调研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明确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与场景,如对护理专业学生,重点关注“患者沟通、病历记录、国际护理交流”等情境;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聚焦“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海外客户沟通、订单处理”等情境。其次,可联合企业开发情境素材,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情境设计,确保情境的真实性与专业性,让情境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二)完善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撑
情境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充足的资源与技术支持。一方面,学校需加强情境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开发专业对应的英语情境化教材、课件、视频素材、虚拟仿真资源等,建立资源库供教师使用;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学技术装备水平,配备多媒体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设施,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沉浸式情境。例如,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职业场景中,如酒店大堂、工厂车间、商务会议室等,增强情境的体验感。
(三)加强教师情境设计能力培养
教师是情境化教学法的实施主体,其情境设计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当前部分中职英语教师缺乏行业经验与情境设计技巧,难以设计出高质量的职业情境。因此,需加强教师能力培养:一是开展专题培训,邀请教育专家、行业骨干开展情境化教学方法、职业场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行业认知;二是组织教师企业实践,安排英语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或调研,了解企业真实的英语应用场景,为情境设计积累素材。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中职英语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研究,明确了该教学法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态度、优化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梳理了其应用维度与优化策略。情境化教学法契合中职英语“实用导向”“职业导向”的教学需求,为解决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痛点提供了有效路径。然而,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如未针对不同专业的情境化教学差异展开深入分析,后续可进一步探索分专业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帝稳.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校园英语,2024,(03):133-135.
[2]陈会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校园英语,2021,(38):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