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路径
正文
引言
新课改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明确教学起点,分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课代外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掌握美术学习要领。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主动放远视角,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让学生从浅层认知过渡到深度吸收,实现内化于心。
一、小学美术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符合“以文化人”的育人要求,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大有裨益。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标准越来越高[2]。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一方面应协调和平衡“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站在文化和历史视角,将契合学生认知期待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顺利实现终极育人目标。
有的教师教学经验比较有限,所定位的教学目标较为模糊,没有将文化素养培养与美术能力提升相结合,美术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被重视。还有的教师急于求成,仍然传统沿袭教-学-练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能动性。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甄选优质文化资源
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旨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强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确保学生产生较强的民族文化自信。教师则应在高瞻远瞩中结合学情和教情科学定位多维教学目标,综合考量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发展,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切入点,用可落地、可执行的教学目标驱动学生探索美术知识奥秘,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2]。在定位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深度理解、灵活掌握及高效应用美术知识为基础目标,针对性地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及艺术魅力,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认真鉴赏和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文化素养、文化自信心以及文化认同感。
其次,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甄选优质的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深度。比如在结合“线条”这一主要美术创作元素讲解核心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展示形状各异、线条交错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剪纸作品,分析线条的对称性,深入感悟艺术之美。在强化学生知识印象后,教师可以播放剪纸动画视频,直观呈现剪纸步骤,带领学生深入感悟剪纸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尝试自主动手剪纸,学习热情比较足。教师则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效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之外的知识。
(二)优化设计教学活动,整合多元教学方法
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入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教学环节。为了保障最佳的融合效果,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抓住教学起点,优化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整合多元教学方法,实现高品质教学和稳扎稳打[3]。首先,教师应做好摸底工作,了解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期待、思维习惯以及艺术学习水平,将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和课后复习相结合,针对性地设计美术教学活动。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在直观呈现美术内容以及文化元素的同时调动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比如在围绕《过春节》组织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展示不同民族庆祝春节的方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过春节的经历,深入分析过春节的庆祝方式以及习俗来源。很多学生能够在感知美术情境的过程中唤醒过春节的记忆,真正做到各抒己见。教师则可以围绕“窗花”这一春节元素导入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一起学剪窗花,简单讲解剪纸技巧。确保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剪纸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向往,认真完成剪纸任务,形成强强的欣赏创作能力以及文化自信心,高效学习美术文化知识。
(三)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积极加强创意实践
传统节日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文化色彩较为明显。小学美术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起点,从绘画这一主要美术实践方式着手,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文化密切相关的美术绘画教学活动,提前整理传统节日文化素材,布置绘画创作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认真绘画、自由创作,借此机会培养提升美术表现素养,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围绕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提取核心信息,鼓励学生站在文化视角自主完成美术绘画任务。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审美判断,增强学生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审美情绪,保障最佳的创意实践教学效果。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春节到”时,教师可以依托教材整合与传统春节相关的文化元素,组织开展“门神”绘画活动,展示经典门神绘画作品,带领学生深入解读美术作品潜藏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配色灵感,鼓励学生结合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认真创作,自主选择多种绘画颜色。
结语
综上所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起点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非常有必要,小学美术教师应深度剖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找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切入点及突破口,结合学生认知期待、思维习惯以及最近发展区紧密融合美术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
参考文献:
[1]孟玉峰.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美术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J].炫动漫,2024(11):0290-0292.
[2]朱薪羽.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7.
[3]庄远忠.弘扬传统文化,丰盈美术课堂——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思考[J].学苑教育,2022(22):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