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黄小雪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第一中学,江西 赣州 342500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文章探讨了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并对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方式进行分析,旨在使高中语文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多媒体;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正文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中,能够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模式。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感知能力,从而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发展[1]

一、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价值

(一)文本可视化重构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对学生有重要的教学影响。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因年龄以及人生阅历等因素,对于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文本的内容可视化,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像或视频,便于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媒体设备可以展示与诗词意境相符的画面,学生可以直观感受诗中所营造的意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而且情节相对复杂的小说,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关键的情节,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把握人物形象[2]

(二)跨媒介叙事创新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而多媒体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跨媒介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作品转化为其他媒介形式进行叙事表达。例如,学生可以将一篇散文改编成微电影剧本,以短视频拍摄的方式对剧本进行演绎。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考虑不同媒介的叙事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实现对文本的多角度解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沉浸式情境创设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融入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多媒体技术能够创设沉浸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中。例如,在戏曲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的戏剧演出视频,增强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从而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可以感受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二、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一)课前预习环节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环节,多媒体能够发挥其多元化的教学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主动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收集并整合丰富多元的预习资料,做好课前教学准备。例如,在古诗词《琵琶行》教学前,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制作教学PPT,向学生展现唐朝的社会风貌以及文化氛围,并且对诗人白居易生平经历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适合的创作背景,从而深刻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预习,对诗词中的语句进行辨析,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在文字的描写下变成视觉形象。学生可以自行搜集与《琵琶行》相关的资料,增强自身对诗歌的了解。教师和学生共同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预习,能够保证学生的预习质量,进而提高课上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以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预习要求,鼓励学生自主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预习,便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记录,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探索,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平台布置预习任务,教师可以在后台随时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后续课堂教学做好合理安排。

(二)课堂教学环节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多媒体能够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推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便于引出后续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够吸引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例如,在《荷塘月色》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月色下荷塘的唯美视频,配以轻柔舒缓的音乐,那随风摇曳的荷叶、娇艳欲滴的荷花,瞬间将学生带入朱自清笔下静谧优美的意境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文本内容,探寻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在进行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荷塘月色》作为写景散文,其中有很多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进行语句的赏析。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引入相关的优秀作品,加强学生对散文作品的了解,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在语文课堂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3]

(三)课后拓展环节

在高中语文课后拓展环节,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所学知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拓展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针对热爱写作的学生,鼓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文编辑软件制作电子作文集,将优秀作文配上契合主题的图片,让文字在多媒体的渲染下更具感染力。而喜欢表演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拍摄“微短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从剧本改编、角色分配到拍摄剪辑,全程运用多媒体工具,将课文内容生动呈现,在创作与表演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用,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优质语文学习网站、在线课程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经典的文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本内涵,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生可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观看高校名师的课程讲解,学生可按需选择,自主学习,拓宽知识边界。教师不仅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安排课后任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组织线上交流分享活动。教师可在班级群或在线学习社区发起话题讨论,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学指导,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需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实现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娣.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2):43-45.

[2]连晓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应用反思[J].语文月刊,2025,(01):23-25.

[3]李艳杰.核心素养下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11):97-9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