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的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金娥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翟家镇中心小学,辽宁 沈阳 110142

摘要

数学作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学习情况是靠作业进行检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合理规划,设计出的作业要对学生真正有益。教师通过布置有意义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还能引领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出创造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我校全体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都对我们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我们形成了新的认识。将数学作业设计出“减负增效”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是我们在“双减”精神的指导下,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努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作业,争取让全体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乐学者”。


关键词

双减背景;小学数学;创新性;作业设计;趣味性

正文


【背景链接】重的作业负担严重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我们民族未来。目前许多家长和老师总是认为孩子应当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总是要求、逼迫着孩子做无穷无尽的作业,不给孩子们留出一点儿空闲时间,并且他们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样做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事实上,家长和老师要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下来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去实践、去探索,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现存的问题

(一)作业缺乏创新

“双减”政策下,要求学生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但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作业仍然保留传统的作业方式部分教师没有适应新政策的要求,所设计的作业没有体现出“减负增效”的目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后作业的设计更多的是仿照书上例题进行改编,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缺乏新意,没有成就感。对于每位教师来说,要想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课堂作业,还需要教师全面发掘可用的资源,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学习能力。

(二)作业量大、低效

现在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仍靠提升作业量的手段复习课堂所学知识,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还有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领先于别人,不断地为孩子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和练习册,增加课后作业量,使学生身心俱疲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最后学生会应付作业,完成了数量却没有质量,使得作业效能低

(三)作业枯燥、单一

教师布置的大部分作业仅仅是低水平的巩固练习,过度依赖教材而非学习活动;以书面作业为主,方式过于机械化,解题手段大多是抄写和计算,“做作业”变成“写作业”,这种枯燥、单一的作业形式会打击学生的思考热情,不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

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辽宁省教育厅积极行动起来,在2021年7月30日召开了关于辽宁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精神指出传统的作业设计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以往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数学作业成了落实“双减”政策的障碍,因此优化作业设计、精简巩固练习已势在必行。

(一)“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创新性

当今时代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我们可以把每一个班级都视作一个小型的集体或团队,要想凝聚团队当中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走向共赢,那就需要团结合作,协同互助,最终有效地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并且为学生创造交流、探讨、合作的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使学生享受合作下成功喜悦。例如,在讲授“认识角”这一课时,我会布置预习性作业,让学生教室中认真观察,找出教室中都有哪些角,然后采取组间同号抢答的方式进行成果检验。学生为了本小组争得荣誉,他们会激烈的抢答,开始一场头脑风暴。布置课堂作业时,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摆一摆”的数学游戏,每组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火柴,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探讨摆出不同的图形,并要求小组的成员们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有多少。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作业体验,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二)“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具体的年龄特征,设计出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机械练习模式,用有趣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此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根据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结合一二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做游戏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数学游戏,不仅可以和同学玩,还可以和父母玩,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在学习完《认识物体》一课后,可以进行“摸一摸”游戏,将学生眼睛蒙上,用手摸桌子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物体,并说出根据什么特征判断出来的。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玩“找朋友”游戏,将1到9的数字卡片分给全班同学,被叫到的学生根据手中卡片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凑成数字10才能做朋友。以上趣味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探索、巩固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除了以上方式外,还可以设计数学周报、收集数学故事等多种形式的作业,突显趣味性与儿童立场。

()“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由于受到天赋、教育、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然按照原来传统的方式,不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摒弃了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继续布置统一、相同的作业这一定会导致一部分基础好的同学在数学学习中意犹未尽,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还会导致另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同学在数学学习中力不从心,跟不上老师的脚步。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我将作业划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一星作业、二星作业、三星作业。一星作业是基础题,所有学生的必做题;二星作业是提高题,基础薄弱的同学尽力完成即可;三星作业为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研究。例如:讲授正方体和长方体相关的知识时,我对分层的方式设计了作业。一星作业:一个长方体,它的长5、宽4、高3分别求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二星作业: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56米,宽和分别5米、7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三星作业: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108平方米,底面积是24平方米,底面周长是24米,求出体积是多少?像此种按照难度梯度设计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基础作业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就能兼顾到所有学生

总之,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该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坚持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实现劳五育并举。同时围绕课程标准,丰富作业内涵,全面认识作业的功能,不能只把作业看成是提高分数的手段,不能窄化作业的功能。教师应积极探索、设计有效作业,让完成作业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让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个教师都应肩负起来的责任,也是“减负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革新观念、坚持创新,在教育教学的路途上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陈芳.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小学数学减负[J].天津教育,2021(23):112-113.

[2]陈立新.浅谈小学数学的趣味教学[J].新课程(中).2011(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