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摘要
关键词
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职英语;教学探索
正文
中职英语课程既是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又是职业素养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近些年来,课程思政被提出,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现有效的思政教育融入,便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过往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轻视价值观引领以及人格培育,这与“三全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存在差异。
一、“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一)全员育人视角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全员育人视角凸显出中职英语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传授者,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承担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校园文化活动期间,都要把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培育与语言能力锻炼紧密结合,达成知识传授与品格塑造相融合的目标。而全员育人则要求学校管理者、辅导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形成联动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做到教师与学校整体力量的合力育人,进而推动中职英语课程在语言教学与价值引领上的双重目的实现。
(二)全过程育人视角
全过程育人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应覆盖中职英语教学的所有环节,从课程设置、课堂讲授到课后作业和实践,形成连续、系统的育人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在每一个环节渗透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全过程育人需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让思政理念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强化,从而实现知识、情感、行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全过程保障。
(三)全方位育人视角
全方位育人视角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要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局限于课堂,还涉及校园文化、社会实习、职业体验等诸多领域。借助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巧妙结合,学生可达成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一致性。全方位育人促使教师在设计课程、安排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时候要兼顾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还要促使学校里各个部门共同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让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得到全面整合,从而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较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验。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英语课程要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将语言知识与思政教育目标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时确立教学目标,将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文化认知等思政内容融入课程单元的主题、教学活动与课程评价等方面,达成语言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在课程设计时,还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层级感,做到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整个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引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养,让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协调发展。
例如,在中职英语的《Personal and Family Life》教学中,教师在教学阶段会将家庭责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纳入教学目标和单元主题。课堂内容不仅局限于词汇、语法规则和阅读理解,还会借助主题讨论和情景对话让学生思考家庭关系、责任担当和社会规范等问题。另外,教师在规划家庭作业或课堂互动时,将语言技能训练与思想价值引导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思政育人的双重任务。
(二)课堂教学创新,强化互动与情境体验
在“三全育人”理念之下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互动性,采用情境化教学法将语言知识学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意义。课堂应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通过讨论、角色扮演、项目任务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的意愿和主动性,创新的课堂教学能优化语言学习效果。而且加强思政教育渗透的力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里接受价值观,在活动中养成自主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做到知识和思想的双方面提高。
例如,中职英语《School Life》的教学过程,教师设置课堂情境,把校园生活、师生关系、班级文化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进去,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校园情景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责任意识、合作精神以及文明行为的意义。再借助情境化的任务,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使英语学习与思政育人的工作结合起来。既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度,又加强了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三)信息化手段支持,拓展学习空间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 屬师想要 充分捤痛龚语教学中的思政敦育效果,那么就要结合“三全育人”的教育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专业需求来设计相对虚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自由开展自主学习和思政任务实践,实现学习内容的延伸与巩固[2]。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率,还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途径,使语言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步推进,形成课堂内外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全面、全程育人模式,把教育资源与教学活动有效融合。
例如,在中职英语《People and Events》教学中,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结合智能答题系统,将新闻报道、社会事件等思政素材融入课程之中,学生借助微课视频、线上讨论及网络互动等内容,一方面学习英语词汇和阅读技能。另一方面又领悟到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观和职业伦理观念,信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内外自由的学习者,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水平。教师可以凭借这一平台实施即时回应和指导活动,进而构建起课中与课后的联系环节,促使语言能力养成和思政工作相互促进起来,并达到全方位、多层面的育人的目的。
结论: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之下,针对“三全育人”的思考表明,把思政融入英语语言教学,既能实现语言教学目标,又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将来,我们要持续推进课程设计,更新课堂形式,加强信息化支撑,提升教师素养,完备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多角度、全系统地努力,使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工作进一步发挥育人效能,为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安艳.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教师,2025,(18):29-31.
[2] 朱君.“三全育人”理念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新智慧,2024(7):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