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角下中职舞蹈美育的实践路径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江博

邯郸市艺术学校(河北省邯郸市0560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职教育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美育教育的开展也尤为重要。舞蹈作为一门融汇艺术表现、身体动作、情感体验的教育形式,对中职学生审美能力、身体素质、情感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活动不仅仅发生在人的大脑中,身体、动作和环境都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


关键词

具身认知;中职教育;舞蹈美育;身体认知

正文


中职舞蹈教育遭遇教学目的狭窄课堂形式死板学生参与不足等现实困传统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讲解动作模仿,视学生自身身体经验情感体验具身认知角度来看认知是身体同周围世界交互的结果,身体动作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舞蹈技巧,在操作过程中提审美判与创能力

一、中职舞蹈美育的现状与挑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当下,中职舞蹈美育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单一状况。大部分课程依然侧重于基础动作的练习,缺少系统性的艺术理论与美学知识的融合,致使学生学舞时难以拥有全面的审美认识。而且,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很慢,对于新出现的舞蹈形式和多样的艺术元素没有及时地纳入进来,这就使得课堂变得没那么新鲜有趣单一的内容安排一方面制约了学生的艺术感觉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进而影响舞蹈美育整体教育效果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改进。

(二)学生认知分层

中职舞蹈美育过程中,学生认知层面有明显的区分情况。因为入学基础、身体素质、舞蹈经历以及艺术领悟能力不同,他们在动作把控、节奏感以及审美判断上显示出不的状况。认知差别造成统一化教学方式不能做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1]。有些学生跟着节奏赶不上课,另外一些学生也缺乏新的挑战和成长空间。认知层面的差别同样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我信心,致使课堂互动效果不高总体而言很难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如何在教学环节实现差异化的指导是当下中职舞蹈美育要破解的关键之处。

二、基于具身认知的中职舞蹈美育实践路径

(一)情境化教学设计

从具有身心知觉作用的认知视角来看中职舞蹈美育而言,要突出具体情境的设置舞蹈本身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学科,中职学校“教会学生一技之长”的基本定位让中职舞蹈课程侧重技能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身体、感官和感情与舞蹈的具体内容以及艺术主题形成具体互动关系在这种情境中深入理解和把握动作、节奏以及空间布局上的相关体验。情境化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求学兴趣,加强参与程度,使得认知与身体活动并行不悖地进行并且能促进学生在实际或者模仿的特定艺术场景中完成情绪反应与审美判断工作,从而提高舞蹈美育的效果,使其包含着认知、情感与动作三方面的结合成分。

例如,教授《民族舞蹈片段》,教师可以创设节日庆典或是民俗的环境场景让学生通过模仿舞蹈中的角色动作,体会不同舞蹈的节奏感和空间流动,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舞蹈表达的意图,让学生在身体动作的参与中学习舞蹈技巧,体验舞蹈传递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这样的舞蹈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并掌握舞蹈动作结构、节奏感知以及艺术上的表达,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参与度,实现认知、动作和情感上的同步发展。

(二)身体参与与动作认知结合

基于具身认知的中职舞蹈美育实践里,身体参加与动作认识的结合是提高教学成果的关键部分通过引领学生在舞蹈动作中主动感受身体所在位置、节奏改变与空间联系,学生就可以在实际操作中领悟动作原理及其表达意图身体的自觉参加既提升了动作记忆,又推动了认识的深入加工,做到技术技巧与艺术体会彼此交融教师借助分解动作,引导感知体会并给予意见回馈,促使学生在动作锻炼过程中察觉问题改进表现,达成认识,情绪和身体协调一致的总体发展,改善舞蹈美育的总体水准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在教授现代舞《律动节拍》时,教师把动作分解成基本步伐、手臂的节奏以及身体重心的变化,让学生依靠自身练习和身体感觉去把握动作的强度和节奏。学生不断地模仿、调节和反馈,既锻炼了身体协调性,又加深了对动作架构和舞蹈风格的理解。借助感受空间安排和节奏变动,身体的体会变成了认知上的认识,达到了动作技能和艺术欣赏相融合的目的。这种方式可以优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思维,使舞蹈美育达到从意识、动作再到情感全方位加强的状态。

(三)项目化与合作学习

基于具身认知的中职舞蹈美育实践中,项目化与合作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把舞蹈教学当成完整的创作和表演项目,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投身于编排、动作设计、整体呈现等活动中,身体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被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群体中观察、模仿、互动和调整,依靠相互协助和携手并肩达成动作技巧和空间感的双线提升[2]学生既学得舞蹈技艺,又在身体实践中领悟艺术表现与情感传递,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本领由此生成,项目化加合作学习的整合,令舞蹈美育达成认知、身体锻炼和感情体会的多层增长,改善课堂参与程度与教育成果。

例如,教授现代舞创作项目的时候,教师把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少小组,每个小组要承担起一个舞蹈片段的编排、动作规划以及整体表现工作。学生在小组内部通过议论各自的角色分配,调节动作节奏并修改空间摆放等步骤深入参与身体操作及认识过程。在这个团队合作阶段,团队里的各个同伴会互相观看并且给予回馈,不断地改善动作表现和舞蹈过渡流畅程度。这种活动锻炼了大家的身体把控能力和动作记忆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舞蹈艺术意义的认识。在项目的推进过程当中,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和配合度被调动起来,舞蹈美育便达成认知动作以及情感表现上的多重融合,从而提升整个课堂的质量和学生们自身的艺术水平。

结论:具身认知下的中职舞蹈美育操作给予学生一种以身体为载体的认知和审美感受,动作技能的习得,情感方面的表达以及艺术体会一并被培育起未来,伴随着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入进来,中职舞蹈美育愈发看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浸式的体验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借助虚拟现实动作捕捉这些方法,学生们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对身体获得认知锻炼,从而实现创新表现和审美素养的提升放眼未来,具身认知会给中职舞蹈美育添加上更加科学,成体系且可操作的运行方式,让学生各方面成长为可能,创造出既有创造力又具备艺术涵养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婷婷.具身认知视角下中职舞蹈美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J].职业教育,2024,23(25):3-6.

[2] 王雪.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中学舞蹈美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2(26):58-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