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效果评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效果评估
正文
引言: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将德育融入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德育效果。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一)培养科学精神
化学实验强调严谨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实验步骤、准确记录数据、客观分析结果。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培养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增强环保意识
许多化学实验涉及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反应,其中一些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选择环保型实验方法等,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化学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沟通、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情感引导策略
通过设计有趣的化学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等,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环节,如实记录实验数据,不篡改实验结果。当学生出现实验失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鼓励学生重新实验,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二)行为示范策略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注重细节,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行为方式。在班级中树立实验操作规范、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榜样,让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可以定期开展实验操作比赛,评选出优秀实验小组和个人,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三)文化融合策略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化学史内容,如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化学史内容,讲述化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和爱国情怀,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将化学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介绍古代中医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讲解金属的冶炼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三、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评估
(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全面且精准地评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成效,需构建一套涵盖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多维度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认知维度聚焦于考量学生对化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理解及掌握状况,具体涵盖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核心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对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科学研究方法基本流程和重要意义的领悟程度;同时,该维度还重视评估学生对德育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诸如对科学精神内涵(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的理解,对环保知识(常见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基本环保措施等)的掌握,以及对社会责任(化学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及自身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维度主要着眼于观察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转变,包括对化学学科兴趣的增减,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主动提问频率、课后自主学习化学相关知识的积极性等体现;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如严谨性、客观性、坚持性等,可从学生是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分析实验结果以及面对实验失败时的态度等方面判断;考量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观察其在实验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如合理使用化学试剂、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选择环保型实验方法和材料等;评估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以及对自身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行为维度着重评估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际行为表现,在实验操作方面,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仪器的正确使用、药品的合理取用、实验装置的规范搭建等;在团队合作方面,评估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的分工协作情况、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其能否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明确各自任务、积极交流想法并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遵守实验规则方面,检查学生是否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实验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如实验前认真预习、穿戴好实验服和护目镜,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擅自离开岗位,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整理实验器材等。
(二)评估方法
设计针对学生德育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问卷,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变化情况。问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环保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小组合作、课堂表现等情况,记录学生的行为变化,为德育效果评估提供直观的依据。通过实验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习惯,同时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遵守实验规则、是否具有环保意识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
(三)评估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操作考核等数据的分析,发现实施德育渗透策略后,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在认知方面,学生对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德育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也有所提高;在情感方面,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明显增强,科学态度更加严谨,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在行为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遵守实验规则的意识明显增强。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策略具有重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情感引导、行为示范、文化融合等策略,能够将德育有机融入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构建的多维度效果评估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德育渗透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德育渗透策略提供依据。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化学实验的德育渗透策略,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振华,陈玉兰. 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探析 [J]. 学周刊, 2025, (24): 140-142.
[2]林川敏. “3+N”课堂模式下初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实践研究 [J]. 中学教学参考, 2025, (21): 25-27+31.
[3]孙超.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5, (21): 7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