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启蒙的实践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何玉芬

东山县文昌小学 363400

摘要

本研究意在探求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当中,系统性地启蒙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途径和策略,研究显示,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对创新能力的早期培育不利,文章形成了以“生活化情境创设,游戏化探究引领,多元化思维表达”为核心内容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案例,论证了这种模式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育问题意识以及改善思维灵活性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着重,教师角色的改变和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创建,是保证创新意识启蒙实践取得成功的要害,本研究希望给当下小学数学教育革新给予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参照和实践引导。


关键词

数学创新;创新意识;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石,其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启蒙思维、奠基能力。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其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逻辑与解题的能力,而创新意识是这些能力的升华。但是目前一些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探究的现象,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在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有效启蒙创新意识,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意识的内涵界定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创新意识不是高深的数学创造[1],而是面对问题时积极、独特和有价值的数学思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即对数学现象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观察、猜想、提问;二是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2],即敢于突破常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3],开始有求异思维;三是敢于质疑和表达,即不迷信结论,敢于提问[4],能够用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意识是将来创新能力的情感和思维基础[5]

二、启蒙实践面临的困境

低年级数学课堂里启蒙创新意识,实践上存在困境,一是学生认知有限[6],低年级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处在萌芽状态,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要靠巧妙的引导铺垫,二是教师观念束缚,有些教师惯用“讲授-练习”模式,缺少设计开放性问题,引领自主探究,评判奇思妙想的经验,三是课程评价压力,标准化的课程和评价体系,使得教学重点偏向知识巩固和解题训练,耗时长,难以量化的结果,创新意识的培育就容易被忽略。

三、构建启蒙实践的路径

针对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并践行了“三维一体”的教学整合路径,试图让创新意识的启蒙悄无声息地融入日常数学教学之中,做到知识学习与思维发展相得益彰,该路径大致从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个维度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当回归生活。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真实生活情境或者童话故事里,这是调动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和探究欲望的第一步。情境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问题发生的“土壤”,它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些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动提供原动力。

第二个维度是教学过程的“游戏化探究”引导。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探究过程设计成有挑战、有乐趣的游戏,通过动手做、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让学生在游戏规则的引导下,大胆尝试,不断试错,自己去发现规律、构建知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第三个维度是思维成果“多元化表达”的激励。创新思维要通过表达才能被展示出来,被强化出来。必须要打破“唯一标准答案”的枷锁,允许学生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可以是语言表达、同伴交流,也可以是图画表达、学具摆放,甚至是肢体表演等等,对每一种不同的、合理的表达方式都要给予认可和鼓励,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

四、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是启蒙的起点,其策略有故事嵌入法,在教授“分类”时创设“帮小熊整理房间”的故事,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思考不同的分类标准;活动驱动法,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开展“小小超市”活动,让学生在模拟交易中自己解决购、付、找等真实问题;问题悬念法,就是在课始提出一些与知识有关又出乎意料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驱使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探究中。

五、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

进入探究环节,教师要做引导者、促进者。一是要善用开放式提问,多问“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其他方法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是要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比如七巧板、计数棒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促进思维的发展;三是要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发现,碰撞思维,产生新灵感。

六、鼓励数学思维的表达

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是创新火花持续燃烧的保障。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每一个独特想法,哪怕它是不完整的。比如在“认识图形”课上,当学生把圆比作太阳时,可以追问它的特点;当学生用三角形拼出“房子”时,应该展示并称赞,鼓励更多的“创意拼图”。这样的一种宽容与赞赏,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让他们敢于去想、去说。

七、建立多元发展性评价

要客观地反映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就要建立起关注过程、体现差异的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运用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小组互评等方式来进行综合评定。评价观察量表示例如下::

1: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行为表现描述

初步萌芽(1)

积极尝试(2)

习惯养成(3)

问题意识

对数学情境或他人观点提出疑问。

偶尔在引导下提问。

能主动对现象提问。

习惯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探究欲望

乐于动手操作、尝试不同方法。

需教师督促才参与。

能积极投入探究,乐于动手。

主动寻求探究,享受挑战过程。

思路独特性

能想出与同伴或常规思路不同的方法。

基本沿用课本方法。

能偶尔想出新颖的解法或思路。

常常能提供独特见解,思路灵活。

表达多样性

运用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

主要依赖单一方式表达。

能尝试用两种以上方式组合表达。

善于灵活选择恰当方式清晰表达。

通过使用此类工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进行持续追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和需要引导之处,使评价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结语

给低年级小学生做数学创新意识的启蒙,这是项奠基未来的工程,得让教育工作者把它当作日常教育的信念,本研究给出的情境、探究、表达这三块核心的实践路径,目的是要表明创新教育和知识教育可以相辅相成,当学生习惯了用自己脑袋去思考和创造的时候,我们教的不只是数学,而且是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一扇创新之门,以后的研究可以持续关注不同教学内容下启蒙策略的不同之处,以及家校协同的推动效果,从而塑造起更完善的早期创新人才培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明文.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J].读写算,2022,(25):150-152.

[2] 张丽媛.利用魔尺开发低年级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7,(11):80.

[3] 黄金萍.浅议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素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6,(09):19+96.

[4] 刘林春.谈谈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J].文理导航(下旬),2013,(10):33.

[5] 孙爱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2,(11):119.

[6] 李霞.浅议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对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07):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