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探索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王天亮 梁强

吉林省珲春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133300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小学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路径

正文

一、引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体魄、运动技能和良好品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传统、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单一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多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传统

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模仿,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小学体育评价多以学生的体育成绩和体能测试结果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真实情况,也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计,明确教学目标

1.  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制定全面、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涵盖学生体育兴趣、运动习惯、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

2.  整合课程内容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应注重整合,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单一项目教学的模式,将不同运动项目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内容。例如,将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中的传球、接球、运球等技能进行整合,设计综合性的球类运动教学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1.  采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运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运动技能。例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比赛中学习和掌握跑步、跳远等田径项目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运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花样跳绳的练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跳绳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运动技能。

3.  实施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动技能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乒乓球发球、接发球的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乒乓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1.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小学体育评价应从单一的体育成绩评价转向多元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运动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学习过程评价指标,如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等;设置团队合作评价指标,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设置运动技能评价指标,如运动技能掌握程度、运动表现等。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真实情况,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2.  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小组合作的情况、自主探究的过程等,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运动技能的练习,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良好合作,是否能够自主探究运动技能的技巧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更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小学体育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正面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表扬,对学生在运动技能上的进步给予肯定,对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等。通过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案例分析

以某小学六年级篮球教学为例,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效果。教师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制定了全面的教学目标,包括篮球技能的掌握、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竞争意识的激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和掌握篮球技能;运用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篮球战术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篮球运球、传球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评价方面,教师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篮球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和指导;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进步和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篮球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体育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发展。

五、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2(5):67-70.

[2] 张华. 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21(2):12-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