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钟艳

河北沧州河间市教师发展中心 06245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聚焦于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多种应用形式,分析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应用效果

正文


一、引言

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关键,面临学业等压力,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生活。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有资源有限等局限,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能突破时空限制,丰富资源手段,提升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意义重大。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2.1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应用

不少中职学校引入专业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通过在线问卷快速收集学生心理数据。如合肥工业学校的 AI 心理健康监护及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用 AI 技术分析数据形成心理常模,定期测评、筛查问题学生,还为每位学生建立动态更新的 “一生一档一策” 心理成长档案。

2.2 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

部分中职学校搭建在线心理咨询平台,学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预约咨询,进行文字、语音或视频交流。部分学校与专业机构合作引入平台,支持匿名咨询,保护隐私并降低求助门槛,平台还设留言板和论坛供学生交流互助。

2.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数字化

越来越多中职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数字化,制成在线课程、微课等,含丰富多媒体元素。如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开发各类课程和资料,整合到相关大数据平台,学生可随时在线学习。

2.4 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中职学校借助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发布科普内容,还通过平台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度。如某中职学校微信公众号的 “心灵鸡汤” 栏目颇受学生欢迎。

三、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3.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覆盖面

传统方式受时空限制,服务量有限。信息技术让教育资源快速传播,学生可随时获取。如在线测评系统能同时测评全校学生,在线课程等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3.2 实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精准识别和干预

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挖掘分析学生心理数据,精准识别问题。如 “AI 心理哨兵” 系统缩短危机识别周期,还能对有倾向学生及时精准干预,提升干预效果。

3.3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信息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数字化课程资源中的多媒体元素,使心理健康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心理咨询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心理训练环境,如模拟职业压力场景、社交场景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心理调适和训练。

3.4 培养学生自主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心理自助 APP 等资源,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方法,培养自主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例如,一些心理自助 APP 提供心理测试、心理调节音频、冥想训练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和训练。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让学生从同伴身上获取心理支持和经验,学会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

四、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挑战

4.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数据涉及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部分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在线咨询平台等在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学生心理数据泄露。一旦数据泄露,不仅会对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侵犯,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等。

4.2 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短缺

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既懂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中职学校中,这类专业人才相对短缺。部分心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同时,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有限,难以开发出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应用系统和资源。

4.3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和滥用风险

虽然信息技术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存在学生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和滥用的风险。例如,一些学生过度沉迷于在线心理咨询平台或心理自助 APP,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此外,网络上的心理健康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1]

4.4 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困难

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应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互补充、融合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的融合存在困难。一方面,部分学校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忽视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优势,如面对面咨询中的情感沟通和共情能力等。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五、优化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策略

5.1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中职学校及技术服务方需重视学生心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的监管。采用加密技术处理数据,明确使用权限并限制访问范围,同时加强师生相关教育以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5.2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课程、研讨会等提升其应用能力,鼓励教师探索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此外,可引进兼具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2]

5.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中职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课程、班会等形式传授网络心理知识,提高学生信息辨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使用时间,注重现实交往,并建立网络信息监管机制,提供安全信息资源。

5.4 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

中职学校应树立正确理念,认识到两者的优缺,推动深度融合。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合理选择技术与传统方法,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六、结论

信息技术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带来新机遇,借助测评系统、咨询平台等形式,提升效率与覆盖面,实现精准干预,丰富内容,培养学生自主维护能力。但其存在数据安全、人才短缺、学生过度依赖及与传统教育融合难等挑战,通过加强数据保护、培养人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促进融合等策略可应对,助力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郭利云.信息技术在师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3):24-25.

[2]向洲.信息技术促学生心理成长——神农架林区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S1):90-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