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背景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及文旅协同发展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婷,刘巧莹,雷蕊如指导老师

湖南工学院,湖南 衡阳 421200

摘要

本文聚焦数智赋能背景,探讨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分析非遗特产包装现状与问题,阐述数智技术对其包装创新的推动作用,如提升设计水平、增强文化内涵、优化用户体验等。同时,研究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的关系,提出促进二者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推动非遗传承、特产销售和文旅产业升级。


关键词

数智赋能;非遗特产包装;文旅协同发展;创新研究

正文


引言

在当今数智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各个领域的生产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非遗特产作为非遗的重要载体,其包装不仅是保护产品的手段,更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非遗特产包装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文化传播的要求。同时,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研究数智赋能背景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及文旅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现状

1.1非遗特产包装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对非遗特产包装的设计理念、文化内涵、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部分学者强调非遗特产包装应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也有学者关注包装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在数智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对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的系统探讨。

1.2文旅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文旅协同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旅融合的模式、机制、效应等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强调通过文化资源挖掘和旅游产品创新实现协同发展。但对于非遗特产包装在文旅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研究不够深入。

2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的重要性

2.1提升非遗文化传播效果

非遗特产包装是展示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数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包装设计更加生动、形象,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就能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制作工艺,增强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从而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例如,“遗见未来——VR+电商双驱动的非遗文旅创新发展平台”项目,运用VR/AR技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空间,用户可以戴上VR设备,亲身体验京剧表演的魅力,或者在虚拟工作坊中学习传统陶瓷制作技艺,这种互动性和体验感极大地增强了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2.2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在数智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数智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为非遗特产包装设计提供精准的依据。设计师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独特的包装方案,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追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上的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数据、用户评价,以及社交媒体上关于手工技艺类非遗话题的讨论热度、关注点,进而了解消费者对手工类非遗文创产品的喜好趋势,为包装设计提供参考。

3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的路径

3.1数字化设计工具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运用Adobe IllustratorBlenderMaya等数字工具,将传统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化图形,采用色彩调整、材质渲染等方式创新设计表现形式,突破传统手工创作的局限。例如,“龙镇海”中国漆镇纸项目,先由创智联盟通过字化手段进行产品设计和三维建模,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整体成型,最后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运用脱胎漆器传统髹饰技艺进行精细涂装和抛光处理,这种数字化设计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3.2智能包装技术的融入

智能包装技术可以实现包装的智能化功能,如温度监测、湿度监测、防伪溯源等。对于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非遗特产,如食品类非遗特产,智能包装可以实时监测产品的储存环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智能包装的防伪溯源功能可以保护非遗特产的品牌形象,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一些高端茶叶的非遗特产包装采用了智能防伪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茶叶的产地、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3.3互动式包装体验的设计

通过数智技术设计互动式包装体验,可以增加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例如,在包装上设置二维码或AR标识,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可以观看非遗制作工艺的视频、参与互动游戏等。这种互动式包装体验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好感度。如一些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特产的包装,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可以进入虚拟工作坊,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工艺,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4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的关系

4.1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促进文旅融合

精美的非遗特产包装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纪念品,吸引游客购买。游客在购买非遗特产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物质产品,还可以通过包装了解非遗文化,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非遗特产包装的创新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吸引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一些旅游景区推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特产包装,成为了景区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2文旅协同发展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提供机遇

文旅协同发展可以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旅游景区可以与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非遗特产包装。同时,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扩大非遗特产的市场需求,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西电信在“康养圣地”靖安打造“数字乡村+乡村旅游”的农文旅产业互联网,实现当地700余家民宿的商家入驻、预约预定与入住退房“网上办”,数字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非遗特产包装可以结合乡村旅游的特色,进行创新设计,满足游客的需求。

5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的策略

5.1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数智技术在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和文旅协同发展中的应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和企业开展数智赋能下的包装创新项目。同时,加强对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整合,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和文旅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5.2培养复合型人才

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需要既懂非遗文化、又懂数智技术和设计创新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开设非遗文化、数智技术、包装设计、旅游管理等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结语

数智赋能为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和文旅协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数智技术的应用,非遗特产包装可以实现创新设计、提升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促进非遗特产销售。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了实现数智赋能下非遗特产包装创新与文旅协同发展的目标,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策略。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数智技术在非遗特产包装创新和文旅协同发展中的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晓云,吴蕙含.日本宇治茶品牌理念与营销策略[J].中国茶叶,2021(07).

[2]袁宙飞.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衍生与传播——以年画为例[J].民俗研究,2021(03).

[3]刘文良,邵煜涵.“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

[4]张康宁.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06).

[5]宋晓丹.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23).

[6]赵梦瑶,张玉花.论河北内丘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和内涵——以内丘神码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9(10).

课题:S202511528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