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重要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时期,学校开设的体育教学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代学校开展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的班级中体育教师还是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只是机械地听从教师的要求,他们没有任何的主动性、自主性来完成学习。在“主体参与”教学思想中提倡学生是核心,尊重新时期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基于此,对初中体育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贯彻,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养成强健的体魄、愉快的心态、成长发展的动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营造积极教学氛围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环境中,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死板,教师通常以要求式语言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并未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探讨。学生内心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情绪和压力,进而对体育课程产生排斥心理。创建愉悦、融洽、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参与学习十分重要[1]。学生处于轻松、愉快、开心的情形中,心情便得到缓解,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自发地进行体育运动,勇敢地接受新的体育运动任务,超越自我。首先,教师要转换教学理念摆脱“权威者”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切的关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用柔和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观点以及情感要重视。例如,教授篮球知识时,教师可以采取暖心的话语征求学生关于篮球技巧认识,鼓励学生对篮球运动经历的赞赏等;增强课程质量,学校可以利用学校资源,以独特风格打造体育文化壁,展现体育名人、体育比赛闪光点等体育精神风貌。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音乐的选取,如在教授动作时,可以使用音乐类型较为激越的音乐,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举办一些趣味比赛,如对抗比赛、对抗赛、小组比赛等,通过比赛,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与竞争的乐趣,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性,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机盎然的学习氛围。
二、设计多元教学内容
现如今初中体育教育的开展方式是较为陈旧单一的,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集中于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基础内容;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显得机械而死板。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与心理迅速发育的重要年龄阶段,学生的喜好具有多样性,有的学生自身基础好,有的则是运动能力较差。因此多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拓展选择范围,为不同个体提供相应服务,并刺激学生的探求兴趣。从而学生可在学校发掘自身的喜好,加强学生学习投入度。学校可以增加运动项目的种类。不仅仅局限传统运动项目,也能增加新的运动类型,如攀岩、射箭、滑冰等。比如学校如果具备攀岩场地条件,可以在校园建设攀岩设施,让学生活动有途径去体验挑战自我的过程,战胜恐惧,也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勇敢坚定的品质[2]。另外可以开发传统运动方式新的含义和新内容,如教习武术不仅仅是教授基本动作,还增加武术对抗、武术表演等多种因素,以增加武术教学内容趣味性、吸引力。此外,可以加入当地的地域元素,引入当地的民俗运动项目,如跳狮子、玩龙灯、舞高跷等,以此让学生了解并继承当地所具有的体育精神,不仅丰富课程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由此可见,用多彩的教育素材设计让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体育。
三、运用分层教学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们的体质状况、运动技能和兴趣差异都较大,传统的统一性教学方法不能够较好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而采取分层教学法可针对以上差异特征来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收获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包括耐力、速度、力量等)、技能测试(包括各项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和兴趣了解等全面的测试,通过测试将学生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三类。针对低水平学生,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如在长跑教学中,注重正确的脚步以及呼吸技巧等内容,采用有趣的100米短跑引导学生耐性和速度的提高。对于中等水平学生而言,需要在打牢基础之后进行技能的巩固与发展。例如,在上足球课时,不仅会教授一些基本的控传技术,也会涉及战术的配合,如“二过一”的战术,利用小型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对于一些有运动天赋与较强运动能力的学生,应该给学生设计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如参加校外体育比赛或者是设定个体化训练等等。由此可见,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根据学生的进步变化进行层级的划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永不言弃”的动力,以及可以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到适合自身的范围内投身到体育学习中。[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推动体育教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举措。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从而能够有效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克琴.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主体参与模式的应用实践 [J]. 学周刊 ,2014(36):77.
[2] 王庆权.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24):146.
[3] 李晓林.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11):00213-0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