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廖落华

通城县隽水镇东门小学 437400

摘要

素质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既关注知识传授,也重视数学思想培育,数学模型构建、语言训练开展及问题解决实践等教学策略运用,可让学生在实操中提升逻辑推理、创新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思想培育利于学生深化数学概念理解,增强思考能力,激发数学兴趣,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高效教学设计既助力学生掌握知识,也推动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关键词

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教学策略;数学思维

正文


引言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思想培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重要地位数学不仅是知识积淀,更是思维方式锻炼。小学阶段数学思想培养,为学生提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助其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当前不少数学课堂侧重知识传授,却忽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优化教学策略,教师可提升学生数学理解力,激发其数学兴趣,助其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已成教育实践中的关键议题。

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分析

数学思想于小学数学课堂重要性显著它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小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关键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快速发展,数学思想培养能有效提升这些能力1】。数学思想助学生从具体数学问题提取共性,构建数学模式,为解决复杂问题打基础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发现数学问题内在联系,进而增强分析与推理能力。 数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表面,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不断探索中深化对数学学科的理解,逐步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习惯,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想培育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强化学习动力传统教学下,数学常被当作机械记忆、重复练习的学科,致使不少学生畏惧数学。数学思想融入课堂后,学生能感受数学趣味,体会其逻辑与普遍规律,逐步建立兴趣与自信经思维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从被动学知识转为主动思考探索,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参与度。数学思想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既是数学学科发展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举措,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思想的具体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落实数学思想应用,需多维度切入助力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引入数学模型可激活学生逻辑与空间想象能力。以购物算账、时间规划等生活实例设计模型,让学生借抽象数学符号和方法剖析问题学生于具体情境中挖掘数学应用场景,同时锻炼逻辑推理与计算能力。在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过程里,学生能明晰数学概念间关联,深化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数学模型应用不仅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还推动其数学思维从具象向抽象进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数学思维素养。

数学语言训练可提升学生表达力,助其构建严谨思维结构课堂上规范使用数学术语,能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符号的关联,强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数学问题,鼓励用术语阐释推理步骤,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既学会精准表达数学思考,又能通过互动反馈深化对数学逻辑的认知。训练过程中,学生不断熟悉专业术语,思维愈发清晰有序。数学语言为学生提供思考框架,面对复杂问题时,他们能依据术语逻辑梳理思路,有条不紊地分析求解,避免思维混乱,从而提升解题效率这不仅有助于当下数学学习,更为未来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筑牢语言与思维基础。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数学思想应用核心,教师设置具挑战性数学题,鼓励学生多途径尝试求解,激发探索精神,如面对几何问题,学生既可用传统方法,也能借助平移、旋转、对称等几何变换另辟思路。多样化解题设计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问题,提升思维灵活性与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从具体计算迈向抽象推理,逐步掌握独立思考与解题技巧。每一次突破难题的尝试,都是对数学思维的锤炼,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创新思维模式,为数学学习与未来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见表1:

1:近三年小学数学教育相关数据

项目

2019年数据

2020年数据

2021年数据

来源

小学数学成绩平均分

87.5

89.2

90.1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参与率

45%

48%

52%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

小学生数学课外辅导支出

1200元

1300元

1350元

中国家长教育支出年度报告

数学竞赛获奖人数

3500人

4000人

4200人

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

数学兴趣提升率

70%

72%

75%

中国小学生数学兴趣调查报告

三、基于素质教育的数学思想培养实践探索

素质教育下,数学思想培育需融入日常教学。教师应设计多元教学,提升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采用项目式学习,为学生布置综合性数学项目,让学生在实操中运用数学知识解题。学生参与项目过程,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在实践中锻炼逻辑推理、团队协作与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通过完成项目,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应用场景,突破传统学习局限,从实际问题出发思考数学逻辑3。在探索与协作中,学生数学思维不断深化,创新能力得到激发,真正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数学思想培育可借跨学科融合达成教师将数学与科学、艺术等学科联结,设计特色教学活动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调用数学知识,还融合多学科知识,由此塑造更全面的思维模式。学习几何时,融入艺术中的对称、比例概念,学生能直观感受几何形状在艺术作品里的呈现,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在历史事件数据统计中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可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研究中的作用。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学生看到数学思想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增强,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也在多学科交融中不断拓展

学生个性化发展是素质教育关键所在,数学课堂里,教师依据学生兴趣与能力,布置差异化学习内容和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贴合学生发展需求,实现数学思想针对性训练。面对数学能力突出的学生,教师设计高难度题目,激发其深度思考,挖掘思维潜力;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则侧重基础训练,帮助他们夯实知识根基,逐步提升数学思维。通过分层教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如此一来,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弱势得到弥补,在数学思想培育上稳步前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落地生根。

结语: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既重知识传授,更重数学思想培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语言及解题方法,助其构建数学思维框架,提升逻辑推理、抽象与创新能力。数学思想训练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更为未来学习生活提供思维工具,借助实践探索和创新教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这些能力如同基石,稳稳支撑起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影,王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5,(07):42-44.

[2]陈秋菊.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5,(06):115-118.

[3]赵懿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4,(36):120-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