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社联动开展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杨仕华、周子怡、王文泾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和兴幼儿园

摘要

家园社联动模式通过构建家庭及幼儿园以及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机会。采用行动研究法对15所幼儿园的家园社联动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研究发现家园社联动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幼儿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及合作意识以及责任感,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体验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家园社联动为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对推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园社联动;幼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协同育人;教育资源整合

正文

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幼儿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的重要途径,对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局限于园内环境,缺乏与真实社会环境的深度接触。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一的教育主体已无法满足幼儿多元化发展需求家园社联动模式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整合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资源构建协同育人网络不仅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环境还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幼儿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家园社联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协同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协同理论强调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配合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幼儿园社区作为三个重要的教育子系统,各自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资源优势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个别性的特点能够提供温馨的成长环境幼儿园教育具有专业性系统性的特征能够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优势能够提供真实的社会体验当三者形成有机整体时能够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

 社会实践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幼儿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学习社会规则,培养社会责任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1]。研究表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幼儿在社会认知情感表达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发展水平家园社联动模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家园社联动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

 资源整合与平台构建

家园社联动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有效的资源整合首先建立三方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规划活动内容和形式其次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最后制定资源配置标准,确保各方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以杭州市某幼儿园为例,该园与周边5个社区120个家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了小小市民体验馆”,体验馆设置了银行邮局超市等10个社会角色体验区,每月组织4次体验活动,累计服务幼儿1200余人次。

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家园社联动实践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教育性。活动实施采用主题引领 分层推进 多元评价的策略北京市朝阳区某幼儿园开展的我是小小志愿者主题活动为例,历时3个月涉及8个社区服务项目小班幼儿参与社区清洁活动,中班幼儿参与敬老院慰问活动,大班幼儿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活动结束后92%的幼儿表示愿意继续参与类似活动,85%的家长认为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三、家园社联动的协同机制构建

 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家园社联动成功的关键。在组织层面成立由幼儿园园长家委会主任以及社区负责人组成的联动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决策在执行层面建立由教师家长代表组成的执行小组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在反馈层面建立定期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活动方案[2]

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快速解决,为家园社联动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多层级的协调配合不仅提高了活动的组织效率还增强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责任分工与保障体系

明确的责任分工是确保家园社联动有效运行的基础。幼儿园主要负责活动的教育设计和专业指导,家庭主要负责幼儿的参与支持和延伸教育,社区主要负责场地提供和安全保障同时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安全保障等确保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幼儿园建立了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制定了《家园社联动活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每年投入15万元用于联动活动开展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为每次活动购买保险,配备专业安全员。

四、家园社联动活动的成效评估

幼儿发展成效分析

通过对参与家园社联动活动的幼儿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发现活动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在社会认知方面幼儿对社会角色社会规则的理解显著提升在情感发展方面幼儿的同理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在行为表现方面幼儿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长宁实验幼儿园120名参与联动活动的大班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活动的幼儿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量表》中的平均分比对照组高出23.5分,在合作游戏中的表现更加积极主动,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更强的坚持性和创造性。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效果

家园社联动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整合三方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也弥补了单一教育主体的不足。社区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家庭为活动开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幼儿园为社区和家庭提供了专业指导。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下图展示了家园社联动前后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

 

1 家园社联动前后教育资源配置对比图

该图清晰地展示了家园社联动前后教育资源配置的显著变化联动前三方各自独立运作,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联动后通过协同机制的建立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高效配置,形成了1+1+1>3的协同效应。

结语

家园社联动开展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网络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社会实践机会,还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实践证明家园社联动模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成效然而该模式的推广还面临着观念转变机制完善以及资源保障等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实践机制建立长效保障体系,推动家园社联动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儿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徐洁洁. 家园社一体化:学前教育语言活动协同开展途径探究 [J]. 东方娃娃·绘本与教育, 2025, (03): 72-74.

[2] 曹雪芹. 凝心聚力,德润童心——家园社联动下的幼儿德育实施路径探索 [J]. 新班主任, 2024, (02): 61-62.

[3] 王卫民. 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实践经验——以湖北省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为例 [J]. 中国社会工作, 2023, (01): 40-41.

资料来源:https://www.sohu.com/a/829296604_121124337

https://www.sohu.com/a/821231321_1211240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