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物理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等多个方面。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落实上仍存在不足。深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对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与综合素养,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实验教学概述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多个维度。物理观念是学生在认识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能量观等,能够帮助学生从物理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涵盖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则注重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养成的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实验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从而构建起科学的物理观念。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实验探究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此外,在严谨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学校配备了基本的实验器材,教师也会开展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部分教师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整体来看,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且不同地区、学校之间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教学目标方面,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教学目标设定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上,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创新性和探究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学方法上,教师主导实验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被动参与,缺乏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评价体系方面,过于注重实验结果和书面考试成绩,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评价不足,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一)优化教学目标设定
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设定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科学思维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思维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析“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时,引导学生通过建立简化的电路模型,将复杂的电路元件抽象为理想模型,理解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传输机制,培养其抽象思维与逻辑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目标:设计递进式探究环节,从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作出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到制定实验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并交流评估,让学生在完整的探究链条中掌握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科学方法。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为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多组对比实验,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电流数据,验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
科学态度目标:将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融入实验过程,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实验数据争议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突破常规的创新意识。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针对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实验操作中的误差来源,如导线接触不良、电流表量程选择不当等,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创新教学内容设计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探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结合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实验项目,如利用手机传感器探究声音的特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整合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实验活动,如结合物理与化学知识设计“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实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改进教学方法运用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前,提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通过虚拟实验、实验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突破实验教学中的难点。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知识掌握情况,还应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设计实验过程评价表,从实验准备、操作规范、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结论
本论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全过程,运用优化后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优化策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怀刚,李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策略[J].家长,2025,(12):70-72.
[2]高明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智力,2025,(09):158-161.
[3]董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5,(09):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