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初探路径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思婧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新时期下,小学教育的内容变得广泛且深入,仅靠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有时难以跟上小学的进度,因此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作为幼儿园大班教师,大家必须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手段,切实做好幼小衔接的各项工作。下面就分享一下个人对此的意见,希望能为同行们带去一定启迪。


关键词

幼儿园;幼小衔接;措施方法

正文


幼小衔接是世界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生活中的关键转折点,如何确保自己所带班级幼儿对小学不排斥、而是积极主动地融入这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究并解决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是什么

幼小衔接的核心在于“以幼儿为本”,在推进幼小衔接各项工作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幼儿在个体表现上的差异,在实施衔接工作时应该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为众人提供科学的支持、有效的引导。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动态观察幼儿的言行表现,锁定他们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设计符合诉求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丰富体验并完成学习。另外,要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帮助他们建立对小学生活的期待感,如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小学生的生活故事,分享小学生的趣味案例等等。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初探路径

(一)明确幼小衔接的目标与意义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更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上目标的实现与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也会影响到教育的连贯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展开幼小衔接工作前,教师要先对幼小衔接的目标和意义有科学理解,以此保障工作顺利展开。

(二)调整课程内容,激发向往小学的积极情感

开展《我上小学啦》《毕业季》主题课程。1.时间管理:设计“课间十分钟体验”“我的作息计划表”等活动,学习自主安排时间。  2.自我服务:培养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鼓励孩子自己整理书包、穿脱衣物、独立进餐等,提升自我服务能力。通过开展自理能力大赛,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鼓励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持他们用小手探索大世界。每天轮流值日生,(如擦桌子、分发物品),增强责任感和任务意识。3.健康习惯:强化用眼卫生、正确坐姿、每日跳绳、拍球等体能训练。4.合作游戏:通过建构区、户外游戏等培养团队协作与规则意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方法是实现幼小衔接的关键环节,教师要采取多样方法激发幼儿兴趣、培养主动性。首先,游戏化教学,大多数幼儿对游戏都难以抗拒,将学习内容渗透于游戏中可以促进幼儿实现玩中学。其次,采取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能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丰富体验、高效学习,有利于掌握知识。如在讲解交通规则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十字路口实地观察,让他们了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并认真遵守。最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促进幼儿高效学习的重点。

(四)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家园合作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一环,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教师要与家长一起商讨合作,促进高效的幼小衔接。首先,要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召开家长座谈会,向他们讲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促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邀请幼儿家长中担任小学教师的人群到幼儿园内为大家讲解小学教育的重点工作,促进家长提早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其次,建立家园共育平台等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和联系,在平台上定期分享幼儿在园内、在家中的表现,分享彼此教育时遇到的难题、积累的科学经验,双方合作,实现共育。

(五)组织实践活动,增强幼儿适应能力

首先,带领幼儿园的小朋友参观小学,可以定期让孩子到附近的小学参观,亲临现场感受小学的氛围和环境,在参观时还可以由小学教师和哥哥姐姐们为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方式,避免幼儿出现害怕的情绪。其次,组织各类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要求幼儿完成绘画参加比赛,也可以展开“小小图书馆”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提前养成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习惯,促进提高综合素质、适应能力。

(六)注重心理调适,缓解幼儿焦虑情绪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仅一些家长会出现焦虑,许多幼儿也是如此,因此应该关注对幼儿的心理调整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阶段。首先,要引导幼儿正确看待小学,可以通过故事或者绘本等方法向幼儿介绍小学的优势和特点,让大家意识到小学并不可怕,只是意味着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生活阶段,不用太过紧张、忧虑。另外,还可以邀请小学生到幼儿园与幼儿交流分享,让他们面对面地沟通。其次,提供心理咨询,有条件的可以在幼儿园内打造心理咨询室,同时指派专业的咨询师,为害怕进入小学的幼儿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帮助。实践中,有些幼儿会先向老师分享自己害怕小学的原因,可能是小学早上要更早到校、上课不能随意走动、回答问题前要举手,有很多规则要遵守,另外,下课有做不完的作业、听说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睡眠严重不足,教师基于幼儿害怕的点,先表示感同身受,再适时提供鼓励,帮助幼儿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幼小衔接非常重要,过去的幼小衔接更关注知识的衔接,忽略了对幼儿心态、习惯、品质、能力的衔接,导致在进入小学阶段后,部分幼儿无法适应。针对以上问题,大班教师要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善。首先,教师要明白幼小衔接“接”的是什么,其次,要锁定正确的目标、合理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家园合作、组织实践活动、关注对幼儿的心理调试,如此多举措并行才能更好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促进更快适应。

参考文献

[1]杨辉颖.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园生活化课程构建路径[J].天津教育,2024,(19):159-161.

[2]王凤霞.基于幼小衔接视角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路径[J].家长,2024,(18):64-66.

[3]张娟,刘建芹.探索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的有效开展路径[J].读写算,2024,(08):98-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