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思辨性作业: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辨性作业;设计;实施
正文
引言
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更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此前,语文作业设计主要以摘抄、默写、题本训练等内容为主,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常常机械化、形式化地完成作业,没有思维发展的空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阻碍着小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发展。对此,教师唯有对作业设计进行改革与创新、突出作业的思辨性特征,才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对其各项能力与素质进行培养。
一、思辨性作业设计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核心素养”成为语文学科的主体育人目标,要求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这也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个性化。思辨性作业是一种指向辩证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培养的方式,有利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可以促进不同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并使学生在探究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最终达成“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二、思辨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以冲突问题激发思辨意识
若想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首先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冲突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思辨意识。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大家想一想,乌鸦使用的办法是唯一的办法吗?如果是你,你愿意坚持不懈地向水瓶中运送石子?还是寻找其他的办法?”此时,学生会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并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做事情就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会达到目的[2]。”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做事情应该善于变通,以最省力的方式达到目的,不能盲目地蛮干。”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不断出现思维的碰撞,并引发新的灵感和观点,形成辩证性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其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对比分析培养思辨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形成多种能力、素质的基础。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尚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辩证性地思考问题。对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当中形成辩证思维。例如,在教学《故乡》时,教师可在学生熟读文章后,为其布置阅读“社戏”的课堂作业,并要求学生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鲁迅先生在思想、情感上出现的变化,以及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3]。在相互的沟通与交流中,学生将不断产生新的观点,并推翻之前的观点,最终意识到,社会的变化是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根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度理解语文知识,还可以形成思辨思维,课堂作业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三、思辨性作业实施的路径
若想使思辨性作业有效实施,教师需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作业实施环境,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章当中,并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设计并实施《精卫填海》一课的作业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并为其设置小组任务:“现在各小组可以自行选择‘帮助精卫’和‘劝诫精卫’,并拿出你们各自的方案。”此时,小组内部会预先进行探讨,并选择自己的作业内容。随后,各小组将制作“精卫填海可行性分析表”“填海计划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地分析精卫填海的可行与不可行因素,而这一过程便是小学生辩证思维形成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并组织实施“辩论赛”形式的课堂作业[4]。例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辩题:“国家理想先于个人理想VS个人理想先于国家理想”,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队伍,以正规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逻辑思维、思辨思维能力将得到培养,语文学习质效也将得到提升。
四、思辨性作业评价的方式
若想使思辨性作业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需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以便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辨性思维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各项活动细节当中的表现,分析学生是否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语文知识。当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时,教师需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认可,鼓励学生发展思辨性思维。若学生并未做到这一点,教师也需给予学生激励式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大胆地对问题展开想象。另外,教师也需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辨性作业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素质发展均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趋势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具有思辨性特征的语文作业,并对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效,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力.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界,2025,(02):77-79.
[2]高雯静,杨川林.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策略[J].文科爱好者,2024,(05):254-256.
[3]农国祥.“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质量评价的优化[J].广西教育,2024,(25):83-86.
[4]宣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任务单设计方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4,(06):77-7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23Y269)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