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李庆豪

广宗县董里中心小学,河北 邢台 054600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合理的课堂作业设计,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意识到作业设计的必要性,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符合其认知水平的作业内容,以充分发挥出课堂作业的真正价值。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路径;有效性研究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小主人,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角色。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其中,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也不例外,教师严格遵守以生为本原则进行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去除学生对作业完成的抵触心理,使学生自主完成各项作业,如此便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进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近年来,新课改深入落实,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担任引导者。在教学中,尊重学生,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同样如此,遵循以生为本原则至关重要。课堂作业的个性化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紧密相连。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学习能力和需求存在差异。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当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时,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心理会大大降低,更愿意主动完成作业。通过完成个性化作业,学生能更好地巩固知识,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一)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布置,是让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延伸和巩固。通常来讲,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完一篇课文之后,可以再根据课文内容,来为学生布置一些词语默写、阅读理解等知识,以此来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加强对课文生字词的记忆。与此同时,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还会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在后续学习中进行针对性补足,如此便可显著提升学生知识理解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其内心深处真正认可与喜爱语文课程。由于语文课堂中包含多种知识内容,如口语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等,在此情况下,通过科学布置课堂作业内容,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1]。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堂知识为主题,自主创作一些个性化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作品以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方式体现出来,之后再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分享,这便能够形成温馨、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提升课堂作业的有效性

课堂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与其有效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个性化作业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设定主题、布置分层任务等方式,使作业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其参与度,进而使作业的实效性有所提高。有效的作业设计为个性化实施提供了前提保障,通过构建“基础+拓展”的弹性结构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还要使其设计的课堂作业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这种个性化作业模式,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又能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一)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作业设计不可过于古板、单一,以避免影响到学生作业完成兴趣。通常来讲,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其不仅是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当尽可能丰富作业类目与形式[2]。例如,喜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使然,因此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以此来调动学生作业练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习题解答之中,这样一来,将能够更好地巩固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进而真正实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例如,学生在学习《将相和》这篇经典课文时,在设计课堂作业时,笔者便依据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他们设计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角色演绎活动。当学生对本篇课文内容有一个充分了解以后,笔者便会组织学生依据自身喜好,自主挑选想要扮演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进行演绎。在此种课堂作业完成过程中,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与理解,使学生对人物情感有着更深层次揣摩,同时还可以去除学生对作业练习的抵触心理,激活起他们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阅历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也用之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密切结合,不仅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快速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3]。因此,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可以灵活融入一些学生所熟知的事物,这样一来,在便于学生理解与巩固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推动学生思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此环节值得一提的是:若想使课堂作业和生活实际进行密切结合,教师必须要找到恰当的方式,唯有如此,充分发挥出其真正价值,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在课堂作业布置环节,笔者便创新了课堂作业形式,为学生设计了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内容。如:讲一件自己和妈妈在生活中遇到过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在此作业布置后,笔者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自主思考之后,待思考结束后,班级很多学生均纷纷举手回答。其中,一些学生说妈妈照顾自己的辛苦;一些学生说和妈妈一起外出游玩的事件等等。在具体讲述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进而更加尊重与感恩母亲。通过此种课堂作业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对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且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生活阅历。因此,在课堂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题海战术,以充分体现出课堂作业的真正价值,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作为知识学习的小主人,教师在进行课堂作业设计时,必须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爱好与认知水平,科学设计各项作业习题,如此方可去除学生对作业练习存在的抗拒情绪,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作业完成之中。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而为其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慧玲.“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作业设计路径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5,(05):75-77.

[2]陈夏婷.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中的创新策略与应用[J].新教育,2025,(02):42-44.

[3]张玉丽.“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J].知识文库,2024,40(16):13-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邢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23Y269)的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