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的资源整合路径
摘要
关键词
家庭教育指导;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长共同体
正文
引言:在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形成合力。然而,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仍面临专业化水平不高、家校社衔接不畅等问题。文章聚焦家庭教育指导的资源整合路径,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共同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构建家园共育联动机制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必须形成合力。构建家园共育联动机制是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路径。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个别约谈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引导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法。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优秀家长现身说法,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以点带面提升家教水平。同时,幼儿园要积极开展亲子游戏、手工制作等互动活动,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增进亲子感情,形成教育合力。除了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家校共育也十分重要。学校可以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定期发布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掌握正确教育理念。如学校可以在群内分享家庭教育指南、亲子沟通技巧等系列文章,传播优秀家教案例,促进家校育人共识。学校要积极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家长利用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学校图书馆可以向家长开放,鼓励亲子借阅优秀童书,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与家庭要协同开展“好习惯养成”计划,统一制定培养目标和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如在寝室内张贴“早睡早起”宣传画,家长配合检查督促,共同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塑造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家校携手共建育人平台,形成教育共识、落实教育措施,构建良性互动机制,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
二、打造社区家教服务平台
社区是联系家庭、幼儿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家园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打造社区家教服务平台是发挥社区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社区可依托图书馆、儿童之家等场所,开展亲子阅读、游戏互动等特色活动,为家长创设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例如,社区图书馆可以开设“亲子共读角”,定期举办绘本分享会,引导家长掌握讲故事技巧,提升亲子阅读效果。除了服务幼儿家庭,社区还要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需求。社区可依托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如邀请教育专家作“亲子沟通的艺术”专题讲座,传授沟通技巧,化解家庭矛盾。其次,社区可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组织亲子环保志愿者巡逻社区,捡拾垃圾,美化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最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联合学校定期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总之,社区要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搭建家教指导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独特作用,方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组织家长成长共同体
构建家长学习共同体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家长成长共同体通过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经验的分享传播。第一,幼儿园可成立家长学堂,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培训内容可涵盖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游戏互动技能等,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成长需求。例如,针对孩子入园适应问题,幼儿园可组织资深家长与新手爸妈结对帮扶,传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幼儿园相似,小学阶段也要注重家长的学习和成长。学校可成立年级家长学习小组,由家长委员牵头,定期组织家长沙龙,交流育儿心得。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成立“新手爸妈成长营”,就入学适应、亲子沟通等话题展开讨论,碰撞思想火花。第二,学校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氛围。评选可围绕亲子阅读、习惯养成等方面设置奖项,激发家长教育主动性。第三,学校要注重发挥优秀家长的引领作用,邀请模范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分享教子育女心得,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搭建家长学习交流平台,汇聚家庭教育集体智慧,以点带面提升家教水平,方能激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力[2]。
四、建立家教指导专家库
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水平,需要借助专家资源的支持,建立家教指导专家库,为家长、幼儿园和学校提供专业引导,是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举措。首先,幼儿园可聘请特殊教育专家定期指导,为有需要的儿童及家庭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专家可通过个案会商、随访辅导等方式,协助家长掌握科学训练方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除了服务有特殊需求的家庭,家教指导专家还要为广大家长赋能。学校可聘请心理咨询师驻校服务,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指导。心理咨询师可通过家庭访谈、谈心谈话等形式,分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家庭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传播科学理念和方法。例如,可以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知名教授作报告,解读家校社育人政策。最后,学校要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定期深入家庭开展访视指导,将教育延伸到学生家中。如实施“家校共育”工程,每学期组织教师家访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问题,精准施策。总之,汇聚专家力量为家庭教育赋能,用专业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厚植教育沃土,方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
结束语:
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协同发力。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成立共同体、汇聚专家力量等举措,可以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展望未来,还需进一步健全家庭教育指导的法规制度,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滕志浩.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J].山东教育,2023(13):9-11.
[2]高慧枫,钟鸣,曹清.打造家庭教育示范校的有效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20(14):3.
基金项目:2024年邹平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全环境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PK1452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