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引言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问题解决教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至关重要。随着数学问题复杂度提升,学生需掌握有效解题策略。画图策略作为直观、形象的解题手段,能将抽象数学问题具象化,辅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进而找到解题思路。深入研究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二、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理解抽象问题
中高年级数学问题的抽象性增强,学生理解困难。画图策略可将文字表述转化为直观图形,降低理解难度。例如行程问题,“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4 千米,3 小时后两人相遇,求 A、B 两地的距离。”学生绘制线段图,用线段表示两人行走路程,能直观看到两人路程和就是 A、B 两地距离,轻松理解问题本质。
2.2 利于分析数量关系
复杂数学问题数量关系隐蔽,画图能清晰呈现各数量联系。如分数应用题,“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1/3,还剩下 60 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学生画线段图,把全书页数设为单位“1”,按比例划分线段表示已看和未看部分,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便于确定解题方法。
2.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运用画图策略,学生需对问题深入思考,将信息以图形表达,此过程锻炼逻辑思维。同时,不同类型图绘制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思维。如解决组合图形面积问题,学生尝试不同分割或添补方式画图,探索多种解题途径,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性得到提升。
2.4 提高学生解题准确性
借助画图,学生清晰把握问题结构与数量关系,避免错误理解题意。例如在和倍问题中,“果园里梨树和苹果树共 360 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3 倍,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通过画线段图,学生明确梨树和苹果树棵数倍数关系,准确列出算式求解,提高解题准确率。
三、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不同类型问题中的应用
3.1 应用于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路程关系,较为抽象。线段图是常用画图方式。如追及问题,“A、B 两地相距 200 米,甲在 A 地,乙在 B 地,甲每分钟走 50 米,乙每分钟走 30 米,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几分钟后能追上乙?”先画线段表示 A、B 两地距离,再标注甲、乙起始位置与速度方向。从图中可看出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走 200 米,根据速度差与路程差关系,用路程差除以速度差即得追及时间:200÷(50 - 30) = 10(分钟)。
3.2 应用于分数、百分数问题
分数、百分数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与数量对应关系。画线段图可直观呈现。例如,“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已完成 60%,还剩 240 个未完成,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画线段表示零件总数为单位“1”,已完成 60%在线段上标注,剩余部分对应 240 个。从图可知未完成部分占总数(1 - 60%),用 240 除以对应分率可得零件总数:240÷(1 - 60%) = 600(个)。
3.3 应用于几何图形问题
几何图形问题注重空间想象与分析能力。画图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特征与关系。如求组合图形面积,不规则图形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组成,求其面积。学生通过画图,尝试将图形分割为熟悉的图形,如分割成半圆和直角三角形,分别计算面积后相加,即半圆面积:1/2×3.14×(4÷2)² = 6.28(平方厘米),直角三角形面积:4×3÷2 = 6(平方厘米),组合图形面积为 6.28 + 6 = 12.28(平方厘米)。
3.4 应用于数学广角问题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从下面数,有 26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用简单图形代表头,以线段代表脚。先假设全是鸡,8 个头对应 16 只脚,比实际少 10 只脚,原因是把兔当鸡算,每把一只兔当成鸡就少算 2 只脚,10÷2 = 5,所以兔有 5 只,鸡有 8 - 5 = 3 只。通过画图,学生直观理解假设法解题思路。
四、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4.1 教师加强引导与示范
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详细展示画图过程与思路。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先引导学生确定画图要素,像出发地点、方向、速度、时间等,再逐步示范线段图绘制,边画边讲解如何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让学生明确画图步骤与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画图策略解题,使学生感受其作用,养成画图习惯。
4.2 注重培养学生画图习惯
从简单问题入手,要求学生尝试画图解题,逐渐形成习惯。布置作业或课堂练习时,鼓励学生用画图辅助思考。对主动画图且方法得当的学生及时表扬,增强学生画图解题积极性。随着学习深入,学生面对复杂问题会自觉运用画图策略。
4.3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画图方式
不同类型问题适用不同画图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特点,选择恰当图形。如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展现物体位置与方向用示意图;研究几何图形用直观图形等。通过练习与指导,让学生掌握多种画图技巧,根据问题灵活选择。
4.4 组织学生交流与分享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或全班交流,分享画图解题思路与方法。交流中,学生能看到不同画图方式与解题策略,拓宽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人画法与思路,取长补 短,提高画图与解题能力。例如在解决“植树问题”后,组织学生交流,有的学生用线段图表示树与间隔关系,有的用简单符号代表树,通过交流,学生对植树问题理解更深刻。
五、结论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作用显著。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培养思维能力与提高解题准确性。在行程、分数百分数、几何图形及数学广角等各类问题中广泛应用。教师通过加强引导示范、培养学生画图习惯、指导选择合适画图方式及组织交流分享等措施,可更好地将画图策略融入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素养。教学中应持续探索与实践,让画图策略成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