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价值及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素养
正文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并全面激发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教学模式、策略。当下,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整合,将文本蕴藏的积极情感转移到学生的内心,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升华灵魂,陶冶情操,促进良好心理品质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素质教育持续深化,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新方向。健康,并不局限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以往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并未对学生主观情感予以充分的重视。长时间处于这种模式下,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还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而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彼此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有效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益。
(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小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与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情感教育的实施尤为重要和必要。在小学学科体系中,语文占据着核心地位,它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较强的课程,能够引领学生深刻感知蕴藏于本文中的情感精华。以阅读为例,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并且结合个人理解,将其转变成写作素材,为写作训练提供有力支撑。将读写融合引入情感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和感知文章中的情感内容,从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寻找情感素材
由专家学者精心编制的教材,其中有丰富多样的课文,涉及不少情感素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开发,它们都能够成为情感教育的利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实施情感教育,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对其中的情感素材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小学生年龄较小,各项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很难自主完成高效阅读。对此,在授课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情感脉络,尤其是针对描述祖国大好河山、刻画人性真善美的课文,当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如生字词、语句赏析等,并对文本中心思想有一定感悟之后,教师要注重升华学生情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的教学中,课文讲述的是鲁滨逊流落荒岛的部分经历,传达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以及永不放弃的思想情感。在授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其他经典桥段,带领学生解读、剖析。
(二)精心创设情境,唤醒情感因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名作,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蕴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教师要想让学生“情感流露”,那么就要注重“唤醒”,以设计富含情感的课堂导入唤醒学生的情感因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学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逐步向“主动探究”转变,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其自主、自发地展开知识探究。具体而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风趣幽默的语言、新鲜有趣的实物等,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展开丰富联想、想象,对文本形成认知,并陶冶情操、荡涤灵魂。例如,在《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作者笔下的瀑布十分雄伟、奇丽,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见过庐山瀑布,因此难以体会到瀑布之美并引发情感共鸣。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庐山瀑布相关视频,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完成这一操作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诗句,结合背景解读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领悟诗情、感悟诗境的效果。又如,在《观潮》教学中,作者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来前、来时、来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注重情景交融。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彼此的关系对“教”与“学”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情感,有效引导、点拨学生,实现情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运用多媒体展现文中描写的画面,促进情景交融,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共鸣,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关注情感体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积极创设优良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以生为本。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更是情感教育的主体,要注重角色转变,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情感与体会表示理解和尊重,让情感教育成效更上一层楼。当然,情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常规工作中,教师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推动学生逐步提高情感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策略。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寻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契合点,并加以有效融合,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绽放璀璨光芒。基于此,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分析了实施情感教育的价值、策略,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邵美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以《大禹治水》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42-43.
[2]王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2020(12):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