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陈书君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中心小学 江西上饶334708

摘要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具体、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以此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促进学生知识、情感的升华。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面对教学要求更加严格的形势下,教师就应积极地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在其教育价值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获得更为高效、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教育价值;实践运用

正文


课程改革的深化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更应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良好的情感感悟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在这一新型的教学要求下,体验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教师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因此,教师应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多元、灵活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情感体验的空间,使学生在更加有效的情感引领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感悟。

一、体验式教学的多元教育价值分析

(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学生才能开展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也才能为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具有自主生成性的教学方法,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情感感悟,并在自主性的思考与体验中获得知识的个性化理解。这样就从全面的角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能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重要途径,这就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教育内涵。而在对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学进行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就将其与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元素、教学资源进行融合,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营造。这就为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素,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对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践运用

(一)小学语文识字中体验式教学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学生识字量的有效积累能有效夯实其阅读、写作能力基础的形成与发展。但是传统单一、重复式的识字教学方法,使整个识字教学过程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状态,不仅无法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识字体验,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因此,教师应积极地进行小学语文识字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能从中获得识字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识字量的有效积累。

1.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化的实物体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体地位,具象化实物情境的创设,能对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能将实物与汉字进行联系,构成两者之间的思维联系,这样学生一旦看到某一实物,就会联想到相关汉字,以此深化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在教学“葡萄”这两个字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带一串葡萄到课堂,并引导学生在观察葡萄颜色、触摸感知葡萄形状、品尝葡萄味道的过程中,进行这两个汉字的学习与记忆,这样就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自主生成状态,使学生只要看到这两个字,就能展开多方面的联想,以此优化了学生的识字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

教师可利用趣味语言,如顺口溜、谜语等,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例如,教学“告”字时,可用“一口咬掉牛尾巴”的谜语,让学生在猜测中加深记忆,提升识字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是个性化学习行为,能引发情感体验,增强情感感悟。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和情感阅历有限,难以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影响综合素养发展。体验式教学能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获得深刻体验。

1. 多感官视听情境增强阅读感受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感受与生活经历和环境紧密相关。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元素,创造视听情境,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深化阅读体验。例如,在《观潮》教学中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 表演情境引导情感代入

表演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揣摩人物性格和神态,代入情感,深刻理解文中思想情感。《将相和》一课适合情景剧表演,教师可组织学生改编和表演,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品质,优化教学内涵,促进学生良好成长。

三、关于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深度思考

(一)在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生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中独立的学习主体,自主性学习也成为了学生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其进行程式化的实施,使其自主生成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教师应通过更为深刻的思考,来进一步营造更加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情境,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展开更为全面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获得更为充分的体现

(二)在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开放性的创设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只有对其进行综合、灵活的运用,才能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其独有的教育价值与优势。但是,很多教师受到自身教学思路的限制,对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体验的获得。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拓展自身的教学思路,以创新性的形式对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实施与深度的思考,在对大教育观念进行贯彻的过程中,将更加多元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技术等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实现教学情境更加开放性、多元化的创设,这样就在丰富多彩语文课堂的呈现中,优化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是进一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优化学生语文学习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和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推动。因此,教师就应将体验式教学具体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古诗词教学等多个教学板块,并在各个教学板块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所具备教学价值的充分发挥,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更加逼真、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此奠定了其今后语文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孟登峰.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2,(29):87-89.

[2]李作荣.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2,(20):97-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