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张小玉

东山县西埔初级中学 363400

摘要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是教育热点,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大,能引发创新思维,加强逻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集中于该学习方式在“双减”背景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它怎样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从而给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给予思路。


关键词

双减;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思维能力

正文


引言:“双减”政策是给学生减负担,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研究“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意义重大。

1.“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简介

1.1“双减”政策内涵及意义

“双减”政策的目标是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内涵就是从根源上去解决学生面临的过大的学习压力问题,所以它的意义也是多层次的。从学生角度看,“双减”政策可以还原学生正常的读书节奏,保证学生正常的身心健康,学生不再被各种作业和培训拖累了,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发现自己的长处。对于教育生态而言,它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化,不会因为过度的培训机构,造成教育不公的现象,学校教育成为教育主阵地,促使教育向着素质教育转变,改变以往教育以分数升学为主导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1.2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与特性

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作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它把数学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任务结合在一起。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概念中提到,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项目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一特征是情境性,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往往会在项目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算出面积、体积等。二是综合性,在项目中,不仅会用到多个数学知识点,也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在统计项目中可能就会涉及到数据收集(与生活常识有关)、数据处理(数学知识)、结果展示(可能会用到信息技术的知识)等内容。三是开放性,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项目的结果并不唯一,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项目式学习对思维能力的影响

2.1创新思维的激发方式及其效果研究

项目式学习能用很多办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项目式学习里头,因为项目式学习是开放型的,所以学生不能被固定的解题方式所限制,比如在开展设计校园绿化布局的项目时,学生要按照校园的实际地形、面积等情况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地块,算出栽种这些植物的成本等,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给出许多独一无二的设计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校园怎样才能既美丽又实用。

2.2逻辑思维提升的路径与体现

项目式学习改善逻辑思维的方式有多种,在执行项目时,学生需对项目任务展开剖析,剖析并分解,弄清各部分任务之间的联系。当执行数学建模项目时,要确定模型的目标,再去搜集有关数据,选出适合的数学模型,之后进行模型的计算以及验证工作,这些操作都要经过周密的逻辑推理。此过程中,学生不停地整理思绪,按照已知条件得出结论,再依循这些结论来调整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变得越发有条理。

2.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及其成效

项目式学习采取各种方法锤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项目当中,学生要对得到的信息展开筛选评判,比如做市场调研项目的时候,得搜集很多的数据信息,不过,有些信息可能存在着差别,或者不准确之类的状况。学生就要利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予以判断,看看它的来处依据,数据是否准确等。在团队合作项目里,学生要把同伴的想法以及打算考虑进去,这就牵扯到从不同方面来剖析问题,不能死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其结果是,学生渐渐变得可以比较理性地对待某个问题了。他们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进程中不会随便地承认一些定论,会考虑到这些结论合适不合适。

3.推动项目式学习发展的策略

3.1优化课程设计的要点

课程设计是推动项目式学习发展的一环,首先课程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当中,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像在设计关于如何测量建筑物高度这个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能让学生在项目完成后掌握三角函数这类数学知识,还要让他们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练就一些能力,并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仔细的态度。

3.2加强教师培训的方向

在推动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发展的进程中,加强教师培训至关重要。教师培训应侧重于提升教师设计项目式学习课程的能力。例如,某地区开展了一个关于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师培训的活动。培训中,让教师深入学习如何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项目主题。像以“古代建筑中的数学奥秘”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教师要学会将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比例关系等融入到对古代建筑结构的探究中。

培训还要注重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指导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项目进程,但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如在“数学与生活中的消费”项目式学习中,当学生在构建消费折扣模型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折扣方式之间的数学关系,像引导学生对比满减、打折、赠品等促销方式背后的数学原理,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3完善评价体系的方法

评价体系应关注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数学与桥梁设计”项目式学习中,对于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详细的评价。如果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协调不同成员的观点并推动项目进程,这就表明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若学生在面对桥梁承重计算等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尝试解决,这体现了其问题解决能力,这些都应在评价中有所体现。

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以“数学与体育运动”项目式学习为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评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收获与不足,比如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运动员成绩数据时的准确性。小组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如小组成员之间评价彼此在建立体育赛事排名算法模型时的贡献。教师评价则从更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量,如教师对学生在整个项目中数学知识运用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的反馈也非常关键。在“数学与艺术创作”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如果学生在运用数学比例知识进行绘画构图方面存在不足,教师的反馈应具体到如何改进,是需要加强对比例概念的理解,还是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出现问题,这样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

结束语:“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思考项目式学习影响和发展的策略之后,能够进一步推动该学习模式的应用。要不断研究创新,让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受益于初中数学项目的应用,为培养更多的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金龙.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导学,2022(36)

[2]伍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

[3]张明月.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