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写,读写共合——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贾芳秋

南充市嘉陵区龙蟠小学,四川南充637978

摘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中学写,读写共合尤为关键,有助于同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应结合小学生有限的感知理解能力、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丰富学生写作经验,优化设计多元读写任务,驱动学生认真读写,逐步加强写作教学训练,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确保学生出色完成读写任务,自主涉猎优质文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实现“以手写我心”。


关键词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引言

新课改要求教师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尝试多种教学对策,确保学生掌握学科学习要领。在主动响应新课改号召时,小学语文教师聚焦于阅读这一核心板块积极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实现读中学习,读写共,着力打造融合课堂。在全新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阅读热情高涨,语感迅速提升,意识到了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主动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中深入领悟文本主旨思想,实现乐读善读和乐写善写。

一、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同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技能、丰富学生知识输入的关键途径。在紧密融合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更加上心和主动,能够在阅读中掌握写作技巧,在写作训练中深入理解文本,从浅层阅读转向深度阅读。在反复练习中,学生的读写能力迅速提升,能够出色完成读写任务。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作为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核心素养培养初步达成共识。教师以发展学生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课内外教学活动。以读学结合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了解多元文化,在写作训练中灵活利用语言知识,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主拓展学科思维,以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探索高阶语文知识。

(三)有助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内阅读,阅读和写作相脱节,两者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速度偏慢。在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有效衔接阅读和写作后,这一问题有所缓解。教师积极开展读中有写、写中有读教学活动,结合学生读写能力发展规律深入浅出地讲解语文基础知识。整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教学改革进度逐步加快。

二、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丰富学生写作经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关注文本细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鼓励学生多维度地剖析阅读内容,积极吸取写作经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实现高效阅读和高效写作。其中单元语文要素的提取是第一步,教师首先应结合单元主题开展系列文本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材料,掌握简单的写作方法及要领。比如在开展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学习《海上日出》以及《记金华的双龙洞》,认真学习《七月的天山》、《颐和园》等习作例文。教师可以围绕《记金华的双龙洞》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游记,分析文本描绘的情景以及美景,鼓励学生细致品读文本,分析文本的描写顺序,结合作者的游览顺序合理分段文章并标注重点句,详细划分文本内容,思考各个句段的主要内容。《记金华的双龙洞》在第一节中介绍了作者的游览地点以及时间,第二节第三节则介绍了作者一路看到的风景,第四到七节则描述了金龙洞外洞孔隙以及内洞的真实情景,最后一节则详细描写了山洞的景色。在自主分段和细致品读中,学生对文本篇章结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的游览顺序,思考文本的讲述方法以及写作手法,鼓励学生认真阅读《七月的天山》和《颐和园》,分析作者游览天山和颐和园的具体顺序,选择自己印象中最深的旅游经历,尝试模仿文本写作顺序独立完成写作任务。

(二)设计多元读写任务,驱动学生认真读写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较为常见,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在实现读写融合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共性问题优化设计读写任务,提升学生读写质量。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科学设计训练任务,如任务一,写一个标题,自主阅读文章,结合标题概括分析写作内容,确保标题易懂好记。任务二,认真写一个故事,结合标题将故事讲完整,重点描写关键细节,保障故事的生动性以及连贯性。任务三,提出一个问题,比如“为什么男孩子被称作为男子汉?”,“文本中能够证明男孩子是男子汉的事件有哪些?”。用系列读写任务指明学生阅读和写作方向,鼓励学生主动从阅读转向写作,掌握读写技巧。

(三)加强写作教学训练,提升学生读写能力

在基于读写结合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应以写作为手段,以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给予学生自主构建和运用语言的机会。确保学生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升华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保持高涨的写作兴趣和阅读动机,真正实现以写促读。其中仿写训练较为常见,教师首先应正视小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和读写经验,结合写作这一重大点板块优化设计仿写活动,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和写作负担,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确保学生在自主仿写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写作顺序引导学生自主品读文本,思考构建写作框架的方法,鼓励学生模仿文本的框架构建方法自主完成仿写任务,结合文本写作顺序认真描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确保学生在自主构思的过程中深入领悟文本主旨思想,初步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改写训练活动,增强学生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学生灵活利用语言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现读中学写,读写共合时,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改写训练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元化描述文本内容。比如在带领学生阅读《囊萤夜读》时,文本内容比较简单,讲述了车胤艰苦学习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个人的学习经验认真阅读。在扫清学生认知障碍后,教师可以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认真书写叙事文。在自主改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文本内容以及故事情节大胆想象典型场景,灵活融入个人的理解,逐步丰富文本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读写融合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时,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氛围越来越活跃和民主,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期待以及学科属性精心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深度和效度,布置多元读写任务,积极加强写作教学训练。确保学生掌握读写技巧,重拾语文学习自信心,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提升思想境界,通过写作表达所思所想所悟。

参考文献

[1] 韩玉娟.应用读写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质量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3(9):48-50.

[2] 陈梅香.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2024(9):81-83.

[3] 李登宇.读写结合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C]//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二).2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