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肖开耀

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中心小学 邮编:553202

摘要

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渗透美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依照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剖析美育渗透的价值与难题,从教材深挖,教学手段革新,教师素养改进等方面探寻具体办法,试图给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到美育与学科知识深度整合给予操作借鉴,支撑学生审美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共同成长。


关键词

核心素养;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美育渗透

正文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的价值与现状

(一) 美育渗透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价值探索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也是美的载体,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逻辑美等,与核心素养培育中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等相契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美育,可以打破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的弊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符号、图形、公式背后的审美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数学世界,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效果,如在认识几何图形时,通过展示生活中建筑、植物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与性质,提高空间观念与审美感知能力。

(二)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的现状及挑战

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存在着很多困境,一方面教师对于美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教师把重心放在讲解知识、练习解题方面,缺乏挖掘数学美育元素的意识和能力,导致课堂教学单调乏味,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材的使用相对比较传统,数学美育内容的呈现不够系统,教师很难在教学中找到切入口。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加看重考试分数,对于美育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缺乏认识,产生了“美育无用”的错误观念,导致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美育与数学教学处于割裂状态,美育无法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的理论基础

(一) 核心素养与美育的内在联系

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美育作为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育素养,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有共同之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实际上就是利用审美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建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在探索数学规律时,引导学生感受规律的简洁美、秩序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 教育学理论指导美育渗透

孔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把艺术同道德,知识相融合,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理念提倡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健康的人格,这些想法给数学教学过程中美育渗透给予理论根基,现代教育学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学习是学生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美育可向学生赋予大量认知状况,推进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当中,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办法,把数学知识同审美体会联系起来,就能促使学生在主动探寻之中做到知识获取同审美水平一同提高。

三、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深耕教材与实践结合,构建审美化内容体系

小学数学教材蕴含丰富美育资源,教师需精准挖掘数与代数的秩序美(如数列规律)、图形与几何的形式美(如对称变换)、统计与概率的简洁美(如数据整理)。通过创设 "生活中的数学对称美" 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数学之美。尤其针对农村教学,可融入田野几何图形、农作物数量关系等本土元素,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课外实践是课堂的延伸,组织数学手抄报制作、建模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融合数学知识与艺术创作,体会应用之美;开展数学文化讲座,讲述数学家事迹与数学史美学成就,挖掘学科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创新多元教学手段,营造审美化课堂氛围

传统讲授难以激发审美体验,教师需革新教学方法,构建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情境教学中,通过 "分月饼" 等生活故事讲解分数,让学生在具象场景中领悟数学实用美;多媒体教学可动态演示蝴蝶、雪花等图形的对称变换,直观呈现形式美;游戏教学如 "几何拼图比赛"" 数学猜谜 ",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感受数学趣味美。多种手段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审美对象,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互动中激活审美感知,让数学课堂成为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审美场域。

()、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的美育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农村教师应通过阅读美学著作、参与专业培训、观摩优质课例等途径,深化对数学美育的理解,提升审美能力与教学敏感度。教学中注重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以优美生动的语言传递知识,用工整规范的板书展现数学结构美,借富有感染力的教态营造和谐氛围。同时,教师需具备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对美的独特感受,给予积极反馈与引导,鼓励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与特质,逐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使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审美之旅的引路人。

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的实践反思与展望

(一)实践成效与问题反思

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的实际探索来看,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也有所进步,老师在教学过程里慢慢转变观念,更加看重美育,教学手法变得更加多种多样,不过,实践当中还是有些难题,部分老师对美育渗透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并无系统的规划或者深入的钻研,农村地区资源比较少,多媒体设备,美育素材这些东西就显得比较缺乏,阻碍了美育渗透效果的达成,学生的审美能力各不相同,要真正让全部同学均衡发展还是不太容易的事。

(二)未来发展展望

想要进一步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效果,就要从这些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形成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定期举行美育专题培训,教研活动之类的,从而改善教师的美育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二是增大教育资源投入,开发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美育课程资源,依靠互联网+教育技术,拓宽美育资源的获取途径,三是创建多元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加入到教学评价当中,促使教师和学生看重美育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往后,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推进,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美育渗透会变成改善教学质量,所以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持续探寻并践行。

结论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美育,对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与提升教师能力,可有效克服现有挑战,促进美育与数学教育融合,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福有.浅谈农村小学美育的现状及几点建议[J].内蒙古教育,2020,No.811(15):6-7.

[2]杜卫,郭海瑾.美育育人美育化人[N].人民政协报,2021-12-25(005).DOI:10.28660/n.cnki.nrmzx.2021.009692.

[3]蒋金梅.在美的情景中进行数学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04):39.

[4]孟令豹.孔子:中国最早的美育思想构建者[J].教育家,2017,(33):69-71.

[5]朱正宇.小学数学课程美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DOI:10.27230/d.cnki.gnmsu.2022.000657.

学校名字: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中心小学

 

作者简介:

姓名:肖开耀 出生年:1987.10 性别: 民族:汉族 籍贯:贵州赫章 职称:一级教师 学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