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期刊: 学子 DOI: PDF下载

邹联举

湖北省宣恩县博雅实验学校 湖北省宣恩县 445500

摘要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学科整合等方法,教学设计不仅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结合个性化教学与多元化评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其在数学学习中全面成长。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正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更要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跨学科融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其主动探究的精神[1]。同时,要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发展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核心素养的概念起源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其纳入教育目标。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强调思维方式、情感态度、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2]

1.知识和能力:这是核心素养的基础,强调学生在各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知识不仅仅是学科内容的积累,更侧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2]

2.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等思维方式,进行深度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包括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问题解决能力:这部分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局限于学科内的问题,更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

4.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指学生能够在未知领域提出新想法、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实践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数学学科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和思维性,能够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基础,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十分密切[3]

1.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高度逻辑性强的学科,通过对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的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等过程,帮助他们在思维上形成严密的逻辑框架和清晰的分析思维。数学问题不仅是解决计算问题,更是训练学生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领域。

2.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情境问题的引入,不仅增强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创新能力的激发:小学数学不仅要教授标准的数学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例如,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已有问题的方法,还能够自己探索和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4.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跨学科应用。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语文、艺术等)的整合,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其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强调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态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出符合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情境创设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它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数学兴趣。比如在教学六下《位置与方向》时,在花园草坪里玩寻宝游戏,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相关提示信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比较顺利地发现需要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离出发点多远的关键信息,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搭好脚手架

(二)问题驱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假如你有一块巧克力,要和三个朋友平分,如何进行切分?学生在回答时提出了多种分法,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每种分法的合理性,并帮助他们理解分数的概念。

(三)强化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解决问题并发现规律。教师通过设计探究性任务,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六年级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时候级,许多学生总感觉已经学过,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巧妙设置探究任务,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进行主动参与学习,比如课前可以提供以下活动任务:

探究1:如果ab是我们学过的图形(比如:三角形等)中的两条线段(边或高),你认为它可能是什么图形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在下面画图或计算加以说明。

                                    

a2cm                  b3cm

探究2:如果再增加一条线段CC1.5cm),你认为它可能是什么图形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总结出结论:平面图形的面积离不开底和高这两个关键量

(四)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培养应用能力

数学不仅是抽象的学科,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货币的加减法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情境,提出问题:如果你有100元,买了一本书花了45元,剩下多少钱?教师接着设计了多种与购物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加减法计算金额。

四、教学实施效果

为了评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效果,结合学生成绩分析、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数据表明,学生在多个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升。

(一)数学思维的提升

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进步。通过前后期的测试对比,学生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以及数学模型建立的能力上有所提升。特别是在解答需要推理和归纳的数学题时,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推理,展现出较强的分析和逻辑能力。此外,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迅速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决,解题过程更加清晰、规范。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通过定期的小测试和作业反馈发现,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有了显著提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正确解决常规问题,还能较好地应对较为复杂的应用问题。在作业分析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推理,表现出更高的独立性和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提高

学生在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分析,教师发现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主动识别潜在的错误或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这一进步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解决策略的选择以及与他人讨论时表现尤为明显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的提升

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发现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时更加主动,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有效的讨论。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不仅能独立完成分配的任务,还能在合作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解决问题。在与同伴合作时,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分析和辩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展现了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实施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策略,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上更加灵活,能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展现出更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实践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反馈,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文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 2024(4):47-49.

[2] 陈爱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教师, 2023(3):30-32.

[3] [王永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J].新课程,2024,(18):39-41.

[4] 张誉馨,杨滨华.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3(29):49-51

作者简介:邹联举湖北宣恩本科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基金项目:小学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来源:2024年恩施州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ZGH2024051

 


...


阅读全文